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很多人无法理解,这句话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其实难以理解的是“刍狗”二字,古时“刍狗”意思是,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其深意是,用草扎或泥塑的动物雕塑。它看似有生命,实则不过是一团枯草,看似鲜活,却跳不出为其设定的规律。 用现代人的方式理解,你把'刍狗'二字替换为'机器人'三字,就明白了。刍狗和机器人的意思,是象征那些按固定程序,思、想、受、行的人。这样的人与机器人有何差别?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确都是这样的人。比如在机器人设计师的眼里,无论是男女机器人,还是有头衔的机器人,都只不过是按固定程序运转的一堆零件而已。设计师会因为机器人损坏了而流泪吗?在设计师眼里,是机器自然就会损坏,这就是道 。
那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更好理解了,在天地间,万物按其固定的规律运转,视为刍狗。现在,环顾你四周的人,如此鲜活生动,那么,你还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