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消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等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意味着,合肥成功将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揽入怀中”。 两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 涉及安徽 此次批复组建的4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与安徽有关的是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内容,前者依托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安徽)有限公司组建,主要股东包括中建材蚌埠设计院、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惠科股份、武汉理工大产业集团等行业骨干单位。创新中心将重点围绕信息显示玻璃、新能源玻璃、节能环保玻璃、特种玻璃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公共服务等创新能力建设,助推我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后者依托合肥智能语音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组建,主要股东为科大讯飞、寒武纪、优刻得、中科类脑等行业骨干力量。该创新中心将围绕多语种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和专用人工智能语音芯片等研发方向,构建集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提升我国智能语音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任重道远,工信部批复要求安徽积极协助落实相关建设条件,围绕相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方向,尽快落实用于技术开发、测试验证、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投融资及人才培养等相关设施,并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 合肥在多项语音技术上 取得关键突破 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的“落户”,无疑为合肥智能语音产业添上了“新羽翼”。今年10月,工信部曾在合肥组织召开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同意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据了解,智能语音领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的首批建设领域。2018年12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了安徽省智能语音创新中心。2019年10月,智能语音创新中心成立法人实体——合肥智能语音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聚集语音产业链上下游的10家优势企业,共同投资1亿资金成立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形式组建,成员单位涵盖产业链全环节。 安徽省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现有人员173人,研发人员占比达90%以上,已在多语种语音技术、声学传感麦克风阵列、工业声音数据库等方向取得关键突破和显着成效。通过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工程化能力显着提升,现已建设智能语音公共测试服务平台,面向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并实现稳定收入,初步形成了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格局。 打造中国智能语音产业 创新引擎 记者从合肥智能语音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获悉,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将定位于面向智能语音领域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汇聚行业优势资源,解决成果工程化难题,加速成果转扩散,成为中国智能语音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源头。 中心建设将面向智能语音领域,在多语种识别、语音合成、语义理解、工业声学等方面,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中试孵化、测试验证及行业支撑服务等能力建设,力争建成共性技术领先,成果工程化高效,技术扩散和产业化应用快速,公共服务和孵化体系完备的智能语音创新引擎。 同时,中心将建设智能语音公共测试服务平台、中试服务平台、产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依托技术攻关和资源整合,将智能语音赋能于智能家居、智能客服、智能汽车、智慧电力、工业诊断等多个行业。 以科大讯飞为发展核心的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已广泛为教育、医疗、城市管理、司法、警务、工业等多个领域赋能。作为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合肥本土企业科大讯飞也将继续围绕“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的目标,对源头技术发起不懈攻坚。如今,企业在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核心技术领域,吸引着全球的人工智能优质资源加速向合肥靠拢。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乐天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