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名人堂>“新基建”成风口浪尖,国产激光器如何捕捉战机?

“新基建”成风口浪尖,国产激光器如何捕捉战机?

2020-07-01 来源:WKW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0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2020年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企业生产一度按下“暂停键”。在疫情逐渐缓解的同时,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与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规模高达35万亿的“新基建”被推上议事日程,成为市场新热点。

2020年元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企业生产一度按下“暂停键”。在疫情逐渐缓解的同时,全国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与投资计划以刺激经济增长。规模高达35万亿的“新基建”被推上议事日程,成为市场新热点。作为产业中游的光纤激光器如何应对新机会?近日,创鑫激光市场与品牌负责人曾剑锋向OFweek激光网阐述了他对产业环境与未来发展的看法。

“新基建”成风口浪尖,国产激光器如何捕捉战机?

创鑫激光市场与品牌负责人曾剑锋

图片来源:创鑫激光

一、国产激光器需要应对“新基建”的多场景需求

国家制造业结构调整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后,工业领域对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多,先进制造领域的激光技术对工业领域的渗透力持续加强。有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升至75%,将增加2.2亿“新市民”,而新增的城镇人口也将更多地向19个城市群聚集。受此驱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工程机械以及打通城际经济圈之间的轨道交通将会成为投资重点,而激光设备在这两个领域都有长足发展。此外,“新基建”将更关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底层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智能设备的生产和应用。这对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有带动作用,也必然加力推动激光设备的更新换代。

曾剑锋认为,对于国产光纤激光器而言,最大挑战在于快速应对终端多场景技术变革、及时转变加工技术风向,相关企业必须通过方案升级和技术迭代积极适配终端客户的新场景需求。他表示:“目前国产激光器技术积淀和国际同行品牌之间存在差距。国产激光器厂商唯有在材料研究和工艺积累上加大投入,才有可能在应用宽度上释放更多能量。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产业链资源合作,才能更快速地完成进口替代。”

二、“新基建”加速光纤激光器技术变革

近年来光纤激光器高速增长,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24.2%,其中最大的增长动力来自于激光切割市场。而“新基建”包含的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等领域都与激光息息相关,激光应用机遇巨大。

结合“新基建”背景,曾剑锋预测光纤激光器技术将继续朝“两超一拓”的发展方向。他向OFweek激光网解释说:“所谓‘两超’指的是光纤激光器‘超高功率’和‘超快’这两条技术发展路线,创鑫激光所坚持的超高功率路线可在高铁、汽车轻量化、动力电池激光焊接、汽车零配件加工、电网支架激光切割下料等场景得以应用;而超快激光器则将匹配精密加工场景,如超快激光玻璃屏切割、超快激光柔性屏加工等。所谓‘一拓’是指拓宽应用范围,目前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大多拘泥于切割下料等领域,更多的应用场景还有待开发,如5G陶瓷滤波器脉冲激光频段调试、激光标识追溯、发电站/变压器等设备激光清洗、充电桩壳体手持焊接等等。这些差异化的方向将匹配更多‘新基建’应用场景。”

三、资本持续加码,铸就能与世界对话的国产激光器

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前三名市占率一度超过70%,头部品牌在市场容量、技术创新、差异化竞争当中优势明显。而随着激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出现大批优秀激光企业的同时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重视。从近年来多家激光器及设备厂商完成上市可以看出,资本市场正在为国产品牌的发展注入强劲力量,未来将能铸就更多能与世界对话的国产品牌。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精密制造前景广阔 激光微加工蓄势待发
阅读下文 >> 安扬激光新品频发 超快激光发展路在何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14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