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企业动态>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工序也要规范

混凝土浇筑前的施工工序也要规范

2022-04-28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96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一)底板集水坑、电梯井处木箱模1、集水坑、电梯井处等木箱模底部应居中对称开孔,尺寸200mm200mm,采用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封堵。当木箱模底面面积较大时,也可不封底模。2、应做好木箱模的内部加固,并压足够重的

(一)底板集水坑、电梯井处木箱模

1、集水坑、电梯井处等木箱模底部应居中对称开孔,尺寸200mm×200mm,采用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封堵。当木箱模底面面积较大时,也可不封底模。

2、应做好木箱模的内部加固,并压足够重的重物(仅堆模板,太轻)或做好下拉措施,以抵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浮力,避免箱体倾斜。

3、混凝土需要有足够的流动性,当流动性稍欠时,可将振动棒穿透排气孔进行振捣。

4、对深度较浅、平面面积较大的木箱,可做不封底模处理。

(二)底板积水抽除(强制性要求)

1、混凝土浇筑前,承台、集水坑、电梯井等低洼处的积水必须抽除,水未抽严禁浇筑混凝土。

2、有积水时,至少应将积水抽至最底层钢筋标高以下。

3、当积水抽至底层钢筋以下或其他因素(如下雨)引起的少量积水未能抽除时,浇筑过程中,应继续安排抽水工作,避免浇筑过程中积水的累积。

(三)楼(顶)板管线安装

1、楼(顶板)施工中,线盒、线管应居中安装,同时,应确保该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2、由板向梁或剪力墙延伸的相关,应避免线管与模板距离过近。

(四)泵管布置

1、应尽可能降低泵管的长度和弯头的数量。

2、水平管的布置应水平,按一定间距垫方木或轮胎,避免悬空和触碰钢筋;竖(斜)向管应做好加固措施,减轻泵管的摆动。

3、水平管与竖向管的转换宜采用大直径90°弯管。

4、超长距离泵送时,应尽可能减少90°弯管数量,135°为宜。

(五)钢丝网(快易收口网)拦设

1、后浇带或跳仓法施工缝处应采用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进行封堵,并做好钢筋网格的加固。

2、柱、梁节点(强度等级不同时),距柱500mm进行拦设,未拦设不得浇筑混凝土。

3、楼梯、斜坡等与墙、柱交界处(强度等级不同时),应做好钢丝网或快易收口网的封堵。

(六)墙、柱底,螺杆洞封堵

1、墙、柱底部应设置止浆条或采用砂浆封堵(浇筑前应已硬化),避免根部漏浆。

2、上下层墙或柱的连接,边墙、柱外侧应设置锁脚螺杆和止浆条,避免错台和漏浆问题。

3、竖向模板的螺杆孔洞、拼缝存在漏浆风险时,应事先做好处理。

(七)现场验收

1、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随机抽取车次取样,并制作试块,做强度验证。

2、运送至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应能保证在0.5h内满足施工性能需求,若0.5h内未能及时浇筑,2.5h内若有因经时损失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应能通过二次流化进行调整至满足施工性能需求,若不能,做退料处理。

3、入泵的混凝土,若混凝土存在粘而有较大或严重跑浆、浆骨分离的问题,应做退料处理,并及时与调度和试验室反馈、沟通。

4、入泵的混凝土,若有少数罐车的混凝土流动性不足,泵送或浇筑困难,可退料处理,也可现场二次流化处理。

5、出泵的混凝土,如发现与基准混凝土有较小偏差,应及时向搅拌站反馈并要求调整,并做好相应的施工工艺调整(见施工工艺部分)。

(八)二次流化

1、严禁施工现场胡乱、随意加水的现象;

2、可由搅拌站提供一定量的减水剂(混凝土用外加剂同种母液),放置于现场备用;

3、当混凝土有流动性不足导致泵送困难或施工困难的情况时,可向罐车内添加适宜比例的外加剂和水进行调整,并快速搅拌60s后入泵。

4、运输过程中经时损失过快和出厂时间过长(一般超过3~4h)的情况除外。

注意事项:

1、现场二次流化,应与搅拌站沟通,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2、外加剂和水的比例与混凝土“干”和“粘”的程度相关;

3、当混凝土粘性稍大、而流动性稍欠时,如有必要,可酌情添加少量水(外加剂为0)进行调整。

(本文来自公众号)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卡特彼勒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总营收超500亿美元 !
阅读下文 >> 混凝土是不是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产业?(上)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145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