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和液压飞行转台属于关键设备,国际上仅有极少数厂商能够研制,并且被西方国家禁止出口到我国。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专家团队怀着打破禁运、服务国防事业的信念,经过多年的设计、实验、多轮优化,自主研制关键元件,创新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于2000年前后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高精度高动态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为某型战略武器研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验证手段。近期,《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技术规范》(T/CMES 24010-2021)和《液压飞行转台技术规范》(T/CMES 24009-2021)两项团体标准已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正式发布。
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加载测试原理
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是飞行器飞行前地面试验的必备设备,用于地面模拟飞行器舵面所受的空气动力等强时变与非线性载荷,完成飞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与飞行器执行机构测试等。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的加载对象是高速大动态的运动舵面,高精度随动加载难度大,涉及机械、液压、控制多个学科的科学问题。相对于纯数学仿真,负载模拟器提供了几乎接近真实飞行的精确载荷环境,与实弹打靶、真机飞行结果符合度很高,因此可提供飞控的真实验证手段,可作为参数的标定条件,大大加快研发进程,确保首飞的成功率,确保分系统设计余量选取的合理性。
某型液压飞行转台
液压飞行转台作为惯性导航的基础装备,面向高性能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半实物仿真的重大需求,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以及导弹的研制过程中。该装备除了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惯性元件进行测试之外,还能够在地面环境下模拟俯仰、偏航和滚转飞行姿态,有效地避免了纯数字仿真和真实打靶试验的缺陷,为飞行器产品的开发研制节约了时间成本并减低了经济投入。
此次是国内首次制定“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和“液压飞行转台”相关标准,填补了该行业的空白,对于规范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和液压转台的研发研制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半实物仿真实验和飞行器执行机构测试的可信度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辰机载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技术规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新跃联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辰机载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团体标准《液压飞行转台技术规范》,于2021年12月22日发布,于2022年1月22日正式实施。
本次两项标准化科技成果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焦宗夏教授团队20余年来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产学研转化最终形成的成果,为国家航空、航天、兵器、民用航天等几十个飞行器提供了关键验证手段,覆盖了我国飞行器主要型号。此次标准的制定是该团队对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和液压飞行转台这两种半实物仿真关键设备长期科研和产品工程实践成果的自我总结,也为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指引。
某型空气动力负载模拟器实物图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成立于1987年,主要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学术交流、专业培训、书刊编辑、展览展示以及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活动。分会汇聚了路甬祥院士、杨华勇院士、项昌乐院士,曾广商院士,王玉明院士等一大批顶级专家,现任主任委员为焦宗夏教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七届委员会
欢迎有关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袁俊瑞: 010-68799027 [email protected]
标准立项申请下载地址:
https://www.cmes.org/Meeting/ttbz/202237/164663781393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