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分析

2022-05-21 来源:中国焊接协会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436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无人机是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不管在技术、产品、应用还是市场上,其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高速发展之下前景令人期待。但在此过程中,无人机产业暴露的问题也给行业敲响警钟。伴随着产业安全事


  无人机是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不管在技术、产品、应用还是市场上,其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高速发展之下前景令人期待。但在此过程中,无人机产业暴露的问题也给行业敲响警钟。伴随着产业安全事故多发、人才限制凸显、行业配套欠缺等情况的接连出现,无人机发展亟待加速生态建设,突破顽疾障碍。

  根据民航局给出的数据,目前我国网上注册开展通航作业的无人机企业已经超过9700家,商用无人机超过12万架。截至2019年,我国无人机产值已经突破500亿元,预计2023年,国内无人机产业规模将来到千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十三五”以来,我国无人机发展已经进入到高速增长期之中,产业发展态势和现状稳定。

  在此期间,政策、资本、企业等因素的持续利好,推动了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的飞速壮大、关键技术的快速突破以及应用领域的拓展深化,产业发展逐渐呈现出多个明显特征。其中,民用无人机的加速崛起特征尤为显著。消费级和工业级两大市场大门的开启,民用无人机轻松超过军用无人机发展规模,成为产业增长的关键动力。

  同时,无人机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开始凸显。一方面,围绕无人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和消费服务,无人机企业越来越多,实力优质企业开始频频涌现;另一方面,我国主导建设的无人机产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人机发展开始向华南、华北、华中等几大地区聚拢,产业不断从分散走向集聚,集群化趋势加剧。

  此外,行业应用也愈发广泛、多样与深入,相关配套发展也日益完善。应用方面,无人机在航拍摄影、休闲娱乐等消费领域应用日趋饱和,在物流运输、农业植保等工业领域应用极速扩张。配套方面,无人机政策的频频发布、无人机新职业的推出、无人机人才培训市场的兴起,以及无人机后服务市场的发展,都给行业带来福音。

  综上,当前我国无人机发展在现状和形势上都非常良好,未来前景值得期待。但是,由于我国无人机产业仍处于新兴阶段,行业要想走向成熟并不容易。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正在严重制约行业前进,例如成本过高、渗透率偏低、续航性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安全事故多发等,就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拦路石”。

  其中,应用隐私与安全问题的多发最为直观。近年来,不管是黑飞扰航、隐私窃取还是坠机伤人、非法运输,无人机因为法律不够完善、行业监管不足所导致的问题不少,这些问题威胁人身和财产安全,也给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去麻烦。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扰航上,每年发生的事故便不下三位数,这着实令各国头疼困扰不已。

  其次,无人机人才短缺问题也引人聚焦。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才缺口高达25万,不仅人才数量欠缺,而且人才质量也无法满足。在此背景下,人才的短缺一方面既会进一步放大应用上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也会阻碍无人机产品的落地和行业发展步伐。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影响,势必将给产业发展带去巨大的压力和限制。

  此外,行业配套设施的不足也是一大痛点。无人机产业发展不只本体技术,还包括配套系统、零部件和基础设备设施,但目前,这些配套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跟不上需求。与此同时,在无人机后服务市场之上,培训教育、保险维修、租赁经纪等发展也才刚刚起步,未来有待进一步的提速完善。总之配套方面任重道远。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关于表彰第十一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 | 中国焊接协会理事榜上有名
阅读下文 >> 宁云、肖勇、梁修影三名同志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215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