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技术知识>中国石油坚持自主创新 推动连续管向更高钢级迈进

中国石油坚持自主创新 推动连续管向更高钢级迈进

2022-05-21 来源:中国焊接协会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52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石油宝鸡钢管公司自主研制的CT150钢级连续管,顺利通过了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据了解,连续管是一种无螺纹接头、单根长度达几千米并可反复弯曲、实现多次塑性变形的新型石油管材,


  近日,中国石油宝鸡钢管公司自主研制的CT150钢级连续管,顺利通过了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据了解,连续管是一种无螺纹接头、单根长度达几千米并可反复弯曲、实现多次塑性变形的新型石油管材,可在小井眼井、水平井、定向井中方便快捷地解决许多常规作业中的工程技术难题。作为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特殊下井工具,连续管具有作业快、成本低、效率高、地层伤害少、可重复利用等独特优势,主要用于修井、测井、钻井、完井、集输等作业,被誉为万能作业机的“油气之手”,是近年来国际石油钻采业的热点领域,也是我国石油制管业技术创新的重点课题。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引进了首台连续管作业车,但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连续管性能不够理想,加上制管技术被国外垄断,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还得提前半年订货,导致国内连续管的应用一度迟滞不前。

  2007年初,按照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石油集团重大科技项目规划要求,宝鸡钢管承担起连续管及其检测装备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从原材料配方、工艺布局到试制产品、下井试验,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旅。2009年6月24日,亚洲首盘CT80钢级、直径31.8毫米、壁厚3.18毫米、长度7600米的连续管在宝鸡钢管成功下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连续管关键核心生产技术的国家。国产连续管的研发成功,使同钢级、同规格的进口产品价格下降50%以上,供货周期缩短至2个月。

  经过十多年自主创新,宝鸡钢管的连续管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各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对高端连续管的需求,并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乌克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产连续管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质量和性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一些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疑难杂症”井越来越多,老井侧钻、修井等作业量不断增加的实际,宝鸡钢管充分发挥连续管产品优势,助力油田稳产增产。

  为解决低压低产气井连续挟液生产的问题,长庆油田采用国产连续管做速度管柱,进行排水采气作业,气井挟液能力提升75%。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集团公司1500多口井上推广应用。

  钻井技术的进步,推动勘探开发向更深、更复杂地层挺进。对此,宝鸡钢管加大研发力度,一年一个台阶,将连续管产品钢级从CT70提升到CT150,满足了深井、超深井、超长水平井的作业需求,以及多段压裂、钻磨桥塞、高压射孔等作业,并相继推出非金属连续管、耐蚀合金连续管、多通道连续管等新产品,为特殊井况作业提供了利器。

  “几千米长的连续管,通过作业机直接入井,省去了传统修井作业中几百根油管逐根挂吊卡、对扣、扶管、上扣等烦琐操作,还可带压作业,修井效率提高80%。”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卢秀德说。

  宝鸡钢管结合智慧油田建设开发的覆缆连续管,可直接将动力传送到井下,替代地面抽油机,实现高效节能采油(即无杆举升工艺),并可智能化控制。

  高分子材料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炼化与新材料板块的主要产品之一。宝鸡钢管将这种材料制成油田急需的高分子非金属复合连续管,用于地面集输。目前,输水用非金属连续管已批量化应用,输油用非金属连续管研制成功,下一步将重点攻关输气用非金属连续管这一世界级难题。

  海洋油气作业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海底管线需要承受外压挤溃、疲劳、海水腐蚀等,这对海洋钻井管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鸡钢管正在开发适合海洋作业的钛合金连续管,重量仅为钢制连续管的一半,轻便、耐蚀、使用寿命更长,是未来海洋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石油管材。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煤炭中长期合同将实现对发电供热用煤的全覆盖
阅读下文 >> 关于召开第二十二届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议预通知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219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