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型算力公共基础设施和赋能平台,成都智算中心是加速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对构建 "东数西算" 数字经济新型区域联动格局、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节能: 降碳1.9万吨,种树2.6万棵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走进成都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内部仍在不断完善,总投资109亿元的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就坐落其中。这里包括了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三大平台。
从园区外看,成都智算中心似乎与传统的科技大楼别无二致,却暗藏了许多的不同。
成都智算中心作为全国唯一智存算一体的超大型数据中心,本地存储、本地计算、本地人工智能建模,训推一体,开放兼容,在节能增效、降低延迟方面有先天的优势。
与传统建设和运营方式相比,为实现快速上线和全周期低碳,成都智算中心承建单位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鲲振宇”)采用预制化模块机房进行建设,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建设周期减少50%以上,从开工到上线点亮仅用了120天。此外,一体化融合供电储能系统占地节省40%以上,10年将省电4000万度,相当于降碳1.9万吨,种树2.6万棵。
AI算力底座:让决策无需拍脑门
算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动算力建设,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成都智算中心将结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成都的落地,承接人工智能生态发展、产业孵化和科研创新,服务千行百业,助力智慧蓉城建设。
在科研创新方面,目前,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底座孵化的新一代短临气象预报基础模型——蓉城·夔牛,将短临预报更新频次缩短到10分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联合四川大学孵化的业界首个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蓉城·熊猫,实现通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算法模型,加速在生态检测,现代畜牧业等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孵化的遥感多模态多任务智能模型——空天·智译,打造了全球首个面向遥感数据的大规模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填补预训练模型在遥感领域的空白。
而这一系列的应用,仅仅是开始。据了解,成都智算中心算力利用率已达到上线即饱和运营的状态。
据智算云腾(成都) 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富红介绍,目前最常见的是零售业的产品推荐系统,根据过往的浏览、购买习惯,通过机器学习、用户画像等技术主动向客户推送产品或服务。“在决策领域,智算的实力也将得到充分的实践。”比如,医疗业的辅助临床决策、用药,利用语义理解+知识图谱辅助临床用药等诊疗决策,传统的医学影像诊断,主要通过观察二维切片图去发现病变体,这往往需要依靠医生的经验来判断。
“利用AI技术,可以对医学影像进行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等工作,进而完成病灶识别与标注,针对肿瘤放疗环节的影像的靶区自动勾画,以及手术环节的三维影像重建。”王富红说:“各个行业的决策模式智能化,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传统的商业智能及分析技术进行升级,让决策无需拍脑门。”
超级工程:航天品质助力算存智一体产业
成都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成渝枢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华鲲振宇将提供不低于1000P的总AI计算能力,一期投入运营的300P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PC的计算能力。
“作为一家国资控股比例60%的企业,我们全面承接长虹计算产业拓展升级重任,聚焦‘新计算、新存储’基础设施应用,打造基于‘鲲鹏+昇腾’处理器自主品牌‘天宫’系列计算/存储产品;迎击计算长空,希望能为国产基础软硬件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华鲲振宇常务副总裁、首席战略官刘东说,从航空到航天,长虹为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设计生产了上千种型号的电子部件,“长虹造”已成为航天品质的代名词。“我们的研发团队具备IT类产品软硬件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基于长虹集群制造优势,提供高质量高安全的产品,目前,服务器年产能达30万台。”
“天宫的核心产线从前端平台支持,到整体系统配套的全面解决方案能力,我们可以提供定制化一站式制造服务。”刘东介绍,未来企业还将继续深度参与全国各地新基建项目,提供高效能、集约化、绿色安全的新型一体化基础设施,快速带动信创产业发展,致力于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算存智一体产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