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企业动态>【软体】民主党派调研行丨民建中央:推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软体】民主党派调研行丨民建中央:推动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2022-05-30 来源:JQRZX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80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受中共中央委托,日前,民建中央围绕“培育更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受中共中央委托,日前,民建中央围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进行线上线下专题调研。

点击此处链接查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tbA8Xi_IgHOdMK98FLTGdA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企业,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民建中央调研组实地考察了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中对法律、融资、标准化等政策及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需求。

星河动力公司创始人 刘百奇:我们是民营航天企业,公司把44%的股权拿出来,给所有员工进行持股,由于员工的持股比重较大,导致我们在未来计划上市的过程中,股份支付这部分会非常高,我们也呼吁能不能出台一些政策,来减少我们股权支付对公司企业盈利情况的影响。

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赵鑫:现在政府引进人才是有这种分级的,比如说教授、院士,他是可以享受这些人才政策。但是我们需要的人才,对我们行业而言是很稀缺的,但他的学历可能各方面都不具备这种相应的标准,对我们留住人才就会有一些困难。

据了解,北京市已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市、区“服务包”机制,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及时掌握并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在全国率先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重点投资信创产业、半导体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北京市已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370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41家。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 王磊:这些企业发展速度确实快,技术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从“专精特新”的企业的角度,一方面要深度融入到产业链里面去,同时也要依赖完整的产业链对企业的赋能和支撑。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分工和社会化的协作,需要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和产业链的横向纵向的延伸。

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着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登上北交所的舞台,获得上市融资的新渠道。

在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1/5,且增长态势明显。民建中央调研组来到北交所实地调研资本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在融资、投资者培育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证券交易所原董事长 徐明:现在相对来说融资额和交易量不是太大太多,我们下一步要增加市场合格投资者的数量。积极研究混合交易和融资融券制度,推动银行的一些专项信贷产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截至目前,国家共认定发布了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围绕“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目标,民建中央还以视频会的方式与浙江省各部门进行座谈,下一步民建中央将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深入调研,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做大蛋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建中央副主席 李世杰:“专精特新”企业大多数都是民营中小企业,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企业融资、税收用工,包括人才保留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制定优惠的政策,帮助他们发展,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平等对待市场主体,尊重民营企业,帮助他们在市场链条上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下一步民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我们的意见建议,为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做出应尽的一份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郝亮 李志贵 魏帮军 张译丹)

责任编辑:王艳思琪

打赏

相关阅读:

培养专精特新,软体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再树行业品质新标杆 首个国家级MTBF认证花落珞石!
阅读下文 >> 重磅预告 | 中外院士齐聚ICII2022,邀您共话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265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