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登顶世界之巅 中国移动5G再次护航珠峰科考

登顶世界之巅 中国移动5G再次护航珠峰科考

2022-06-13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90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移动5G再攀世界之巅,凭借五大领先技术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从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至峰顶登山路线全线连续覆盖,使得峰顶区域信号强度提升60%,峰顶上行宽带能力提升70%以上,为我国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

近日,中国移动5G再攀世界之巅,凭借五大领先技术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从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至峰顶登山路线全线连续覆盖,使得峰顶区域信号强度提升60%,峰顶上行宽带能力提升70%以上,为我国“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登顶”提供了全面的信息通信服务保障。同时,借助5G技术,实现峰顶高清视频回传,画面质量高、流畅性好,有力支撑对科考登顶进行实时高清直播。  不懈坚守 五大领先技术实现突破   此次科考是自2017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仪器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科考活动。科考直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这一重大科考活动,展现我国在第三极生态文明建设和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事实上,高海拔、大落差、高寒、低气压、大雪场景等考验让此次保障任务困难重重。考虑到珠峰的复杂地理气候环境和距离垂直落差等较多因素,需要使用多种5G核心技术才有可能完成峰顶区域的覆盖。为此,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公司通过使用TDD超远覆盖技术、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技术、5G-Advanced技术、5G超级上行增强多频协同技术、5G极简基站等五大核心技术,实现5G网络从5300米珠峰大本营向珠峰8300米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全线信号连续覆盖,将重重困难逐一击破。  除了使用最新的5G核心技术,现场对天线的调整也非常重要,需要有经验的无线优化人员开展测量和调整,将天线的波束信号瞄准聚焦到峰顶。此外,为保障珠峰峰顶网络覆盖的连续性,中国移动还制定了从珠峰大本营覆盖峰顶的技术应用方案,使这次5G信号在峰顶区域覆盖成为我国5G应用技术的一次全新突破。最终在多方努力下,珠峰海拔5300米大本营的3个5G基站于4月21日完成调试并开通。在此区域,5G速率下行峰值突破1.09Gbps,上行速率高达215Mbps,圆满完成“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登顶”央视直播通信保障。   不忘初心 移动铁军精神创造奇迹   在白雪皑皑、陡峭险峻的珠穆朗玛峰上,中国移动从未停止向上攀登的脚步。细数过往,中国移动在珠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通信奇迹。2003年5月22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8848米珠峰峰顶使用中国移动网络打通电话,并用短信通告了这一喜讯。从此,中国移动与珠峰结下不解之缘。   2020年4月,中国移动正式启动“5G上珠峰”活动,先后在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新建5个5G基站和3个4G基站。至此,中国移动实现了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的覆盖。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中国移动依托覆盖珠峰峰顶的5G网络,独家全程圆满完成珠峰高程测量通信保障工作。登山队成功登顶的高清视频画面,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与全世界实时共享这一喜讯,让所有人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和方式,见证了珠峰登顶和高程测量的过程。   在“5G上珠峰”方面,中国移动创造了许多辉煌,完成了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荣誉的背后,是中国移动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精神上的压力以及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在缺氧环境和极端天气下将网络质量快速提升到目标值,圆满完成“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登顶”通信保障任务,再一次见证了中国5G的新高度。   从世界之巅到地下深矿,从神州北极到南海岛礁,5G“上珠峰”“下矿井”“入海港”“进工厂”“助抗疫”……中国移动打造了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这张全球最大的5G网络为亿万人民和千行百业提供了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深入实施“5G+”计划,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服务百姓大众,在5G发展新的历史节点上全力发挥通信央企的战略支撑作用,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持续为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探访灯塔工厂里的北京智造
阅读下文 >> 回流焊工艺加热焊接流程与加热方式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302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