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这十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十年来,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来,我国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从2012年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巩固,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 十年来,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服务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产品增势强劲,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翻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部分领域智能制造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32.4%。区域布局不断优化,重点地区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年来,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创新迈上一个大台阶。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十年来,我国着力培育优质企业,制造业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入围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业企业达到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规模实现翻番,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62家“小巨人”企业、848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投入强度成倍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十年来,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之大、出台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我国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越发凸显。 一是增长快。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的数量达到4842万户,增长1.7倍,其中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40万户,营业收入超过75万亿元,利润总额达到4.7万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23.5%、38.7%、37.1%。 二是贡献大。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80%。2021年我国私营个体就业总数达到4亿人,较2012年增加2亿多人。以中小微为主的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2021年对外贸增长贡献度超过58.2%。 三是活力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行业十年以上,超八成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专家。“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高于上市企业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