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解析工业机器人行业长期发展的宏观因素

解析工业机器人行业长期发展的宏观因素

2020-07-07 来源:JQRZX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1196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工业机器人近两年来随着下游汽车、3C 领域景气度下滑,增速不如之前,但是疫情也为行业带来了机遇。从2020年初的48.16元,一路上涨至目前的76.22元,区间涨幅达到58.26%。工业机器人,其下游虽然涉及汽车、电子电气

工业机器人近两年来随着下游汽车、3C 领域景气度下滑,增速不如之前,但是疫情也为行业带来了机遇。从2020年初的48.16元,一路上涨至目前的76.22元,区间涨幅达到58.26%。



工业机器人,其下游虽然涉及汽车、电子电气、食品等多行业,但其核心存在的价值,是“替代逻辑”——代替制造业的人工。因此,决定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长的核心宏观指标,一是,劳动力成本;二是,固定资产投资。


先来看劳动力成本:

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2010 年3.09 万元上升至2019 年7.81 万元,年复合增速为10.85%。



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年轻人口下降、人口老龄化加深有关。我国15 岁-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010 年的74.5%下降至2019 年的70.7%。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制造业人均工资水平也必然会不断提高,从而驱动制造业企业利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以减少工资支出。


再来看固定资产投资额:

由于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制造业,因此,我们来看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额。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由于受供给侧改革影响,我国制造业目前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导致制造业企业更新维护现有规模的固定资产的动力下降。


不过,由于第二产业中涉及的行业众多,因此,其增速与工业机器人产量的相关性不高。我们单列来看应用工业机器人较多的汽车、3C 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从上图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与汽车、3C 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高度相关。其中,由于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下游,因此,受2018 年汽车行业整体疲软影响,工业机器人的产量随之出现下降。


不过,未来随着汽车行业逐渐回暖,加之新能源汽车不断放量拉动。同时,4G 换5G 带来的3C 行业即将进入增长期,未来将拉动工业机器人行业整体上行。研究到这里,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长期总量增长逻辑、短期增速反转逻辑已经比较明确,不过,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增速较慢,那么,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有没有新的增长逻辑?


首先,要看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密度,是指每万名制造业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数量。2018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40 台/万人,同比上升29.63%,近五年复合增速高达40.43%。这一数据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99 台/万人),及全球近五年年复合增速(10.67%)。


机器人密度的提升,和我国鼓励智能制造升级的政策刺激有关。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同时,地方政府还对购置机器人产品、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生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并且,如果对比日本(327 台/万人)、德国(338 台/万人)、韩国(774 台/万人)来看,中国机器人密度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巨大。



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由于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韩国对部署了自动化设备的企业,给予3%-7%的税收豁免。因此,韩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较高。


其次,是国产化率提升。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由外资主导。2018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仅“四大家族”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57.4%,国产化率仅为32.83%。从国产企业竞争格局上来看,埃夫特是该行业龙头,在国产品牌中的市占率为8%。不过,其与其他国产品牌的差距并不大。



拆分产业链来看,上游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较低,减速器、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仅在10%左右,控制系统约为15%;中游本体的国产化率约为30%左右;下游系统集成的国产化率较高,达到90%。


由于上游零部件存在技术壁垒,未来国产化率提高的进度看,本体>零部件。根据2015 年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目标到2025 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达到80%。


据此测算,未来至2025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年复合增速约为11.42%。看完行业的增长驱动力,我们再来看可跟踪的行业高频指标。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高频跟踪指标是: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当月同比增速上来看,在经历了从2018 年9 月-2019 年9 月长达13 个月的负增长后,其产量开始逐渐回升。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0 年4 月,我国工业机器人当月同比增速达到26.6%。从数据上来看,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受此次卫生事件的影响有限,主要受此期间口罩机需求上升,促使相关工业机器人需求上升所致。



加之,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已经开始反弹。同时,由于工业机器人的生产、销售,受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较大。因此,在跟踪此行业时,也要注意下游的一些销量指标,主要为:汽车销量、3C 产品销量(以智能手机为主)。


从乘用车销量来看,2020 年5 月,其同比增速已经出现回暖,已经出现复苏迹象。不过,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仍然呈现负增长。主要由于目前处于5G 替换4G 的时期,消费者大多持观望态度,而智能手机制造商则倾向于清理库存手机,因此,从出货量上来看,持续低迷。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揭密优艾智合,强势引爆慕尼黑电子展
阅读下文 >> 【所罗门】Vision China展会回顾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40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