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电池回收还能降低废旧电池对土地的污染。并且新能源汽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国家层面势必给予很大支持。而上述回收体系作为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会。”张翔告诉记者。 工信部作为机器人行业管理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对于证券时报记者的提问,郭守刚回应称,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10倍。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同样大显身手。 郭守刚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机器人在成熟场景的普及推广,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支持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在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 此外,在促进医疗装备行业发展方面,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王振指出,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2%。 “工信部将鼓励探索‘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等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加大数字化、智能化医疗装备研制,推进‘5G+医疗健康’试点,支持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发展。”王振表示。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手术机器人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4028亿元,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规模最大,骨科手术机器人增长态势良好。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由2016年8.53亿元增至2020年的29.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2%,预计2030年将达584.26亿元,中国手术机器人正处于从依赖进口手术机器人转向基于国内参与者的技术创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