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工厂里的机器人“替身”

工厂里的机器人“替身”

2022-10-06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1077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不久前,来自安徽合肥的一名幼儿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做了一场巨结肠根治术。为他进行手术的主刀医生名叫大奇,是一位微创手术机器人。机器人早已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医疗机器人可以进行精密的微创手术,

不久前,来自安徽合肥的一名幼儿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做了一场“巨结肠根治术”。为他进行手术的“主刀医生”名叫“大奇”,是一位微创手术机器人

机器人早已走入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中。医疗机器人可以进行精密的微创手术,农业机器人可以在田间进行除草和农作物采收,建筑机器人可以进行测量、清扫、抹光、打磨等工作。而比起以前很多人印象中身体笨重、动作笨拙而机械的机器人来,现在的机器人也更加灵活和智能。

工业也是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工业机器人给制造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2018年4月份,徐工集团的起重机转台智能生产线正式下线。在徐工起重机制造厂区内,一条能够兼容18道工序、生产20多种产品的“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现场看不到工人,只有巨大的机器手臂在紧张工作。在这条转台智能生产线上,1个人可以控制10台机器,代替原来需要36名工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一次焊接合格率达到100%,转台关键部位的焊接实现免检。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提出了五大重点实验工程,智能制造就是其中之一。这也为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画出了蓝图。在智能制造升级过程中,智能化机器人作为人类的“替身”,也成为工业4.0时代的全新劳动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126台/万人,较2015年的66台/万人近乎翻番。“机器替代人工”的趋势,已经显现。

而在国内,2020年制造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也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国内的机器人产业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并在2021年超过1300亿元。

工业机器人,助人“一臂之力”

2022年8月28日,央视《智造中国》报道的镜头中,在沈阳新松机器人的车间里,名为“星卫来”的工业清洁机器人灵活驶入工作区域,在自主规划清洁路径的同时,实时分析外部环境,在与其他机器人发生干涉时精准避让,完美实现共线运行。

这款移动机器人是工业生产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机器人产品之一,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机器人”)生产。它专为工业清洁工作诞生,能将车间内常见车痕、粉尘、油渍等污染物一网打尽,兼容水泥、环氧、钢板等地面环境,还会自动充电和自动换水,清洁作业无需人工干预。

新松机器人基地,图/央视节目截图

新松机器人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其命名来自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的名字。现在,它已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也是工业机器人品类最全的企业之一。

如果说移动机器人是工业生产当中,代替了人类“脚部”的工作,那么焊接机器人就是工业生产当中的“手”。新松焊接机器人可涵盖400-500公斤的负载量,“大个头”却能出“细活”,它以超出常人的焊接技术,能不出差错地完成复杂的曲线或者细小的焊接点,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经应用在不少领先的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中,比如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以及葛洲坝坝体埋件焊接等。

与新松机器人同为行业佼佼者的,还有工业机器人上市公司埃斯顿、新时达、拓斯达等。

埃斯顿的工业机器人以六轴机器人为主,在新能源、金属加工、3C电子、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等细分行业已拥有一批头部客户,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2020年,埃斯顿成为“2020年度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中,工业机器人领域唯一的上榜企业。

另一家工业机器人公司拓斯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全线覆盖的机器人企业,公司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本体2022年上半年出货量超1000台,较去年同期实现超150%增长。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比亚迪、富士康等知名企业,都是拓斯达工业机器人的客户。

也并不是所有工业机器人都带着厚重的“老厂升级”标签。在8月份举行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不少人被现场一台拥有着银灰色外观、酷似太空舱的“全球首台元宇宙3D打印建筑机器人”所吸引。这就是来自上海一造科技团队的产品。

这台机器人可以将“元宇宙”中设计的产品,无论是小尺度的器物、家具、装饰面板,还是大尺度的艺术装置、替代传统材料的工程应用等,直接在物理世界中打印出来;且生产流程通过智能建造,可达成“虚实共生”的新景象,让人们“触摸”到元宇宙,实现“可想即可造”。过去几年中,一造科技的产品先后在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江苏南京欢乐谷、东京/首尔/上海星巴克臻选烘培工坊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项目中落地。

图/一造科技提供

据企查猫统计,截至2022年6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达到11.4万家,仅在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就超过了4.6万家。很多以前单靠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如码垛搬运工作、单一枯燥的的装配工作、高危场所的检测探测工作等,都有了机器人“劳动力”。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而中国市场,已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智能制造,推动机器人“国产替代”

国内的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积累,快速走到了“国产替代”的窗口期。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国制造业包括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整。

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成本,以及保障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来讲,机器化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国内的工业机器人迎来爆发,也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在之前,国内市场中的工业机器人,也多应用在汽车、电子产品制造等传统领域。

而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增量市场爆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以及与之配套的充电桩、输电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5G商用带动的智能硬件设备的更新,光伏、电池等行业激增的生产需求,以及新基建中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对智能化、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智慧制造的大趋势,打开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

2022年7月27日,山东烟台某座椅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运转。图/视觉中国

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与与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一起,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在此推动下,企业也必须改变传统制造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建立专业、高效的智能制造工厂。

2020年住建部联合13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无论是中国建筑业自身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的引导方向,都表明一个共识已真正形成:以建筑机器人为核心的建筑智能化、信息化以及绿色化趋势已成为当前建筑产业转型的内核驱动力。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让业界对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向往。

《规划》提出,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半导体等重点行业,推进焊接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操作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工业机器人,担负起了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任。而伴随着新基建进程提速,智能工厂将是大势所趋,这也进一步助推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程。

短短数年内,工业机器人飞速获得了发展。《世界机器人2021工业机器人报告》显示,2021年在中国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94.3万台。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度正在迅速扩大。《人民日报》此前报道,“十三五”期间,中国机器人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其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巨大需求下,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一系列数字背后,国内工业机器人正迸发着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两手抓”

国产企业崛起之前,这个行业是海外“四大家族”的天下,即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四家巨头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它们也都加速布局,投资新建或扩建机器人工厂,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10年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只能从为海外巨头代工、研发中低端产品起步,寻求突破和追赶;但目前,国内厂商们,也在逐渐向国际的一流产品靠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从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业务规模来看,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在逐步提升,与外资品牌机器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尤其在2021年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比起2020年有了大幅提升,超过32%。

即使面对海外头部公司,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们,也拥有自己的优势。

新松机器人的底盘合装移动机器人,运用动态随行技术,可在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环节中完成车身与底盘的合装作业,为汽车行业带来了颠覆式的工艺变革,也打破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局面,出现在了众多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生产线上。

在智慧物流领域,极智嘉Geek+在全球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0%。

在2017年,美的集团以292亿元的价格将库卡机器人收入囊中,其未来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也向国内市场偏移,在上海和佛山的工厂业已投产。公司计划,2022年至2024年实现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国内业务将占到总销售额的40%左右。

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亟需突破的瓶颈,在高端领域也仍存在技术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曾指出,从技术上说,当下企业工业机器人在应用中遇到四大难点,分别是运动精确性、作业平稳性、布局多样性、操作易用性。

如果不能解决上述难点,工业机器人不但不能减轻生产线的负担,反而会带来反作用。如何加大研发投入,解决上述难题,也成为工业机器人赛道参与者的首要任务。

2022年8月6日,福建龙岩,工业企业车间热火朝天。图为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图/视觉中国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上游核心零部件生产、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应用集成。

从各个环节来看,上游的核心零部件的性能、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与稳定性。这三个零部件分别为控制器、伺服电机以及减速器。它们的生产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并构成了工业机器人本体70%的生产成本,是产业链中的主要价值高地。

为了攻克“高地”,国产工业机器人公司从未停止过努力。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31家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中,18家公司研发支出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六成。在政策支持与国产厂商的努力下,部分难题逐步被攻克,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进步,制造工艺的自主设计能力也不断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据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观察,截至2021年,大部分机器人零组件的国产化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50%。云启资本一直从事高科技的早中期投资,目前已投资了工业机器人相关公司一造科技、大方智能、全宇工业等。

一造科技就针对建筑产业升级中的共性问题,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一方面,公司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发了FURobot建造机器人控制软件,突破设计几何模型与机器人建造参数的转化瓶颈。另一方面,预制与现场建造硬件专利平台,可覆盖建筑机器人砖构、木构、3D打印、纤维编织等多达15种多材料智能建造工艺,实现布局多样性。”一造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在工业机器人头部公司大跨步向前时,中小企业也需要紧紧跟随。陈昱表示,机器人公司实现成熟的商业化大致需要5-8年的时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需要重度研发投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从数量和金额来看,2021年国内的工业机器人投融资也迎来了爆发,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96起,融资总金额达到231.06亿元,是2020年的近两倍。

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为国内机器人产业设立了“十四五”末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的新目标。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钢铁工人”们,也将为制造业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全球焊接网(www.robot-china.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39553798-8007更多>相关资讯
• 重磅!长沙加入“人工智能”国家队!•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考察调研七里河区科技企业
• 医疗新技术落地遭遇困难,手术机器人已启动控费• “第一批遛机械狗的人”上热搜,意味着什么?|
• 【津关发布】全国首个海关嗅探机器人亮相天津口• 深圳又一制造业总部基地落地,预计年产值140亿
• 直击调研|江苏雷利(300660.SZ):空心杯电机• 机器人当助手!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引进史赛克Mako
• 特斯拉人形智能机器人发布,月薪高达5万的中国• “走好创新之路,为美好生活充电”
0相关评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斯派特激光扩束镜如何匹配和安装
阅读下文 >> 医疗新技术落地遭遇困难,手术机器人已启动控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492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