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技术知识>安全光栅如何安装才安全?

安全光栅如何安装才安全?

2022-11-10 来源:JQRZX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59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安全栅能否有效防止危险,除了安全栅及其安全控制电路达到风险评估要求的安全性能水平外,还必须正确安装栅!(安全栅)  安全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工业领域中十分常见。它经常用于没有材料飞溅的设备的

  安全栅能否有效防止危险,除了安全栅及其安全控制电路达到风险评估要求的安全性能水平外,还必须正确安装栅!

(安全栅)

  安全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在工业领域中十分常见。它经常用于没有材料飞溅的设备的应用场景中,以防止人员进入并造成风险。安全栅也可用作人员检测的安全装置。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设备安装有安全格栅,格栅安全控制电路也可以满足所需的安全性能水平,但无法有效降低设备的风险。这是为什么?


  安全栅能否有效防止危险,除了安全栅及其安全控制电路达到风险评估要求的安全性能水平外,还必须正确安装栅!


  安全格栅的安装必须确保其检测区域没有盲点


  安全格栅的安装必须能够有效地防止危险的运动部件绕过安全格栅的检测区域,也就是说,格栅安装的检测区域必须没有盲点。如果安全格栅的顶部或底部有固定的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应能有效防止格栅绕过顶部、底部或侧面的格栅接触危险的运动部件;如果安全栅的顶部或底部没有固定的保护装置,安全栅与危险点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人们绕过栅接触危险的运动部件。在这种情况下,ENISO可根据标准根据13855中的计算公式和表格计算安全距离。


  当光栅是防止人体进入的安全检测装置时,光栅的最低检测光束必须小于300 mm,最高检测光束必须距离检测平面900 mm以上。在不触发格栅的情况下,防止人员从格栅底部爬入危险区域或穿过格栅顶部。


  安装安全栅时,必须考虑安全距离要求


  必须满足ENISO13855要求的安全栅和危险点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安全栅检测到物体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并发出关闭命令。当人们接触危险点时,危险动作机构已安全停止,以保护安全栅。根据标准要求,最小安全距离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S=(KxT)+C


  式中:S=最小安全距离


  K=接近速度


  T=停机时间


  C=附加值


  ①K进近速度


  从人体或人体部位的接近速度数据得出的参数,即身体某一部位进入危险区域的速度,单位为mm/s;如果格栅与危险点之间的距离S小于500mm,则K为2000mm/S;假设格栅与危险点之间的距离S>500mm,K为1600mm/S


  ②T停机时间


  整个系统的停机时间包括从制动到输出停机信号的最大时间t1。安全保护装置输出停机信号后危险机器功能终止的最大时间t2应包括机器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


  A=安全保护装置已触发


  B=安全保护装置对机器的输出


  C=消除危险


  机器系统的停机时间需要由专业测试设备进行测试。您可以找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行测试,以确定安全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③C附加值


  本标准适用于特定类型和配置的保护装置。在13855中,ENISO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值和公式来确定附加值C,并且C不小于0,例如:


  当安全栅的检测平面垂直于接近方向时,C=8*(d-14),d为安全栅的分辨率mm,当40mm≤70mm时,C=1200mm;


  当安全栅检测平面不是垂直安装,而是平行于接近方向(<30°)安装时,C=1200-0.4*H,C≥850mm,H是检测区域距参考平面(如地面)的高度,H不应超过1000mm。根据公式,检测区域的最小允许高度应为H=15*(d-50)mm。如果d小于50mm,H不应小于0。


  当然其他更多应用情况的附加值计算应参照标准EN ISO 13855中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打赏

相关阅读:

安全栅,安全栅安装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MES生产统计如何通过ODS实现?
阅读下文 >> 【3M】测评 | 使用全新3M™Xtract™集尘打磨系统进行研磨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590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