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展会资讯>科大讯飞进军机器人—机器人领域又添新玩家

科大讯飞进军机器人—机器人领域又添新玩家

2022-11-21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22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科大讯飞进军机器人—机器人领域又添新玩家日期:2022-11-21来源:量子位评论:0标签:AI技术机器狗机器人  机器狗、机器人领域,又多了一个新玩家。  以AI知名的科技公司科大讯飞,2022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官宣

科大讯飞进军机器人—机器人领域又添新玩家 nclick="fontZoom('+', 'article');"/>  nclick="fontZoom('-', 'article');"/>日期:2022-11-21    来源:量子位    评论:0    标签:AI技术机器狗机器人   机器狗、机器人领域,又多了一个新玩家。
   以AI知名的科技公司科大讯飞,2022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官宣最新技术成果和进展。
   其中之一,就是“AI+四足机器人”项目,机器狗:小黑。
   没错,科大讯飞也决定拥有一只机器狗,还是很新的那种:能沿着台阶进行上坡和下坡动作。
   (现在的大多数机器狗还在“模仿动作”的初级仿生阶段,只具备基础的平地行走功能。)

   决定养“狗”的互联网、AI公司越来越多了,现在认识一只机器狗,需要从厂牌开始分辨。
   小黑的新,不仅在能力上,还在科大讯飞养它的方式上——别人造机器狗,更多是在做硬件,训练它走路、陪伴。  科大讯飞造机器狗,更吸睛的故事,聚焦在训练“超脑”上。
   机器人超脑平台
   科大讯飞如何训?怎么训?现场小黑就来打了个样。
   别看外表平平无奇,但一上阵就懂了。
   常规操作自然就不多说了,自主导航上下坡,各种复杂地形也能穿梭自如,比如草地沙石玻璃路。
   还可立即上岗上位,深入多个场景一线,完成检查乱堆乱放、车牌人脸识别、工厂故障巡检(化工、电力、工业)等任务。  通常而言,机器狗技术无非感知、控制决策两个方面,小黑也同样如此:
 
   运动控制:AI+运动、自主导航、视频分析、自适应步态等算法。据官方介绍,他们率先打通了从仿真训练到真机部署的AI+运动智能的全链条开发。
   感知:多模态多传感器融合。麦克风、喇叭、摄像、气体传感器等多传感器,通过混合式架构和中央决策平台、多传感器底层核心算法,赋予机器狗识别听声辨味的感知能力。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所赋予的。于是当机器狗有了“脑”,从已曝光的能力提升中就可见一斑。
   比如,实时地形自适应能力、全局定位搜索能力、地图构建能力以及AI运动控制能力。
   不过这也并不是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的全部用处。超脑平台也并非只是为了驯狗,而是由点及面,既有实体机器人又有数字机器人,在多个场景和行业下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目前,它已部署在了全新的讯飞开放平台上。从这张架构图中可以看到,现在讯飞开放平台核心能力主要包括:
   能力云AIHUB、交互云AIUI+、模型云AILAB、资产平台AIRES、超自动化AIRPA、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

   小黑,正是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其中一个案例。通过交互大脑、运动控制、硬件模组来快速构建机器人的运动能力。机械臂、人形机器人、仿生、特种等各种机器人都可以适配。主要有三大特点:高性能、高效率、高精度。
   高性能:8核CPU,NPU算力高达6TOPS;  高效率:一次建图覆盖率90%;  高精度:5cm的定位和建模精度。
   在现场,科大讯飞消费者BG总裁于继栋还列举了柔性机械臂的例子,在赋予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之后,新增了AI+深度视觉、AI+运动控制等能力,从而能快速应用工业质检、商业服务、远程超声、柔性生产等场景当中去。
 
   能力云AIHUB自然不必多说,AI公司立身之本,再联合生态AI能力,持续保证稳定输出,今年更是给出了全系列的离线版本。
   在今年更新的513项开放能力中,以SMART-TTS,多风格多功能语音合成最为典型。
   以往语音合成主要用于语音助理和新闻播报这些场景,但这次在风格、场景以及情感上有了新拓展,共有10个场景可选、11种情感可调。
 
   交互云AIUI+。不管是虚实哪一种机器人,在与人交互时都面临着公共场景下的干扰问题。典型的难题场景包括同向人声干扰,而本身以语音见长的科大讯飞,提出了远近场多模语音增强技术,在同向人声干扰环境下,识别准确率从60.2%到现在提升到了86%以上。
   模型云AILAB,具体场景具体定制。像格式多样、数据稀缺还是价格敏感的情况,都能为其提供小样本训练平台。5张图片训练出OCR定制模型,半小时音频生成商用发音人、零成本搭建唤醒词,了解一下~
   而聚焦于数字世界的生态上。资产平台AIRES,顾名思义就是与内容伙伴共建数字资产,比如虚拟人形象、数字藏品等。超自动化AIRPA则是在解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智能化员工助手、柔性人机协同、跨组织无边界协作……
 
   最终,这些能力都透过实体机器人、数字虚拟人两种形式逐步深入到各个行业与家庭当中。
   这也正是科大讯飞对AI新趋势的理解。
   当下随着元宇宙兴起,融合AI与5G,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实现了深层次融合,人机协同逐渐人机共生的阶段。
   机器人,就是其中关键的载体。
   基于这样的逻辑,机器人超脑平台AIBOT,依托混合式架构、中央决策平台、多传感器融合,构建端侧超脑,让机器人产品在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得到多维度的提升,也就成为了科大讯飞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确切的来说,是科大讯飞整个超脑2030计划的第一步:
   更快实现让“懂知识、善学习、能进化”的机器人走进每个家庭。基于超脑2030计划,以API、低代码、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等方式,面向实体机器人和数字机器人建设N种场景化机器人,赋能工业、农业、服务业、特种行业,连接产业生态,共建行业场景。
   “超脑2030计划”第一步,跨出多大步子?
   早在今年1月,这个计划就已经启动,核心是利用AI解决未来社会的刚需问题,如教育、人口老龄化等。
   其第一阶段目标,就是在2023年前,推出可养成的机器宠物、仿生运动机器狗等软硬件一体的机器人,同期推出专业数字虚拟人家族,担当老师、医生等角色。
   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推出懂知识、会学习的陪伴机器人和自主学习虚拟人家族,全面进入家庭。
   而现在,AI技术推动四足机器狗小黑从异宠向工具狗迈了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超脑平台的背后支撑,不仅让更多企业在工业级运用中可以无粮养狗,更多的室内和户外场景中,实体机器人都在拓展人的能力边界。  高精度的细活、繁重枯燥的累活、危险易受伤的险活……
   机器人、机械臂,上!
 
   人机协同之外,在人机交互阶段,AI已经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大讯飞在背后提供技术与生态来支撑,率先证明了这一点。
   实现超脑2030计划需要哪些关键技术突破?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高建清公开了相关信息。
   第一,需要以深度学习(DeepLearning)为代表的AI基础算法的突破。
   在诸多AI基础算法中,无监督学习和知识推理是两个亟待突破的关键算法。
   1024开发者节当天,科大讯飞发布了两个轻量级预训练模型:语音及多模态预训练模型。这两个模型的参数量远小于业界公开的模型,但效果却达到了业界最优,推广性也很好。
   整个2022年,科大讯飞有三项知识推理任务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在面向特定领域的知识推理方面,机器水平已经在今年7月首次超过人类水平。
   此外,知识推理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就是如何实现推理过程的可解释性,科大讯飞将传统符号推理系统与深度强化学习相结合,得出一套在类人答题领域正确率显著优于传统推理系统的框架。
 
   第二,是引领人机交互发展方向的多模态感知技术、多维表达技术、认知智能技术。
   拿多模态感知技术举个具体例子来说,通常,语音识别的高准确率,不代表识别出的文字合理、流畅。
   科大讯飞基于多元语义评价的语音识别一体化框架,使用语义纠错任务与语音识别联合优化,让语音识别保持高准确率的同时,提高识别后文字的可读性。
   第三,需要研究软硬一体的机器人关键技术,加大AI算法与运动控制的结合,让机器人具备精细的运动控制能力。
   具体的技术展示,已经体现在小黑爬坡上坎的功夫中了。
 
   除此之外,科大讯飞还整合工程能力,形成虚拟人交互平台、机器人超脑平台,探索数字虚拟人、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
   现场,高建清展示了科大讯飞打造的一个裸眼3D场景下的高沉浸式人机交互。
 
   而关于生态支撑这一点,在今年的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拿数据说话。
   首先,是讯飞开放平台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讯飞开放平台开放的AI产品及能力,从去年441项增长至今年513项;
   生态伙伴数从400万快速增长到超500万,年增长率超30%;
   AI服务调用年增长率达到36%;
   输入法语音调用量同比增长45%,Z世代群体平均语音输入次数达到61次,是整体语音用户的2倍。
   接下来,看看刘庆峰披露出的过去一年内,讯飞生态的其它数据。
   其一,是虚拟人交互平台资产增加。
   一方面,科大讯飞基于AI虚拟人交互平台,开放平台合作伙伴生态。
   发布一年后,虚拟人设计队伍共468支,建设了700项虚拟人资产。  其次,刚刚结束的双11“混战”,带来了最新消费者数据:科大讯飞销售额同比增长32%。
   最受追捧的当属本就是“老夺冠人”的AI办公产品,智能办公本、智能录音笔和翻译机产品,拿下京东和天猫所在品类销售额冠军。
   一些办公硬件,比如办公本、会议耳机、翻译机,年增长率均近或超100%。
   综合多个数据,不难看出AI生态已经渗入各行各业,为生活和工业场景所熟用。
   给出这一份综合答卷,刘庆峰表示,随着发展深入,AI在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运动能力方方面面,都需要承担更大的任务。
   一个属于未来的时代正在快速开启。

  当数字经济更深层次赋能实体经济时,人工智能承担了更大的任务。

  这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头号玩家”。
   科大讯飞如何理解人机协同
   2020年,科大讯飞发布了AI科技树,强调“以基础算法为主干,以技术体系为生长方向,以场景理解为发展动力”。
   2022年,在超脑2030计划的牵引下,科大讯飞的AI科技树不断壮大。
   既有以基础算法为代表的主干发展,也有各技术体系的不断外拓延伸。
   作为AI技术落地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机协同已然崛起。
   人机协同的目的是改善工作流程,途径是让人和机器进行工作和经验的交流。
   机器可以根据人类提供的信息,按步骤和流程执行作业;人类再在机器产出的成果上,锦上添花。
   二者各做彼此的擅长事,实现人类和机器的价值最大化。
   而整场大会听下来,从整合多项技术的机器人超脑平台窥见一隅,不难梳理出科大讯飞对人机协同的理解。
   共分三个维度:
   在物理世界,实体机器人拓展人的能力边界。
   具体而言,轮足机器人应用于餐饮服务、物资运输等场景;弈棋机器人可以满足围棋教学、训练和娱乐领域的多种需求。
   在数字世界,数字工作助手助力工作提效;
   据悉,2022年,讯飞AI虚拟人已在医疗、金融、媒体、文旅等多个行业上岗,亮相两会、北京冬奥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多个场合。
 
   在元宇宙,虚拟人成为人的交互载体。
   通过这三个维度,技术将和个人与企业深度联结,多模感知、深度理解、多维表达都将个性化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科大讯飞带给生活的技术支撑和生态积累,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
   “人机关系,已经在从单点技术的浅层人机协同,向更深层次、更为复杂的人机发展。”刘庆峰如是说。
   而且这种人机关系,即将进入可见、可感、可触碰的人机关系。这也是另一个维度上,AI和智能,正在如何影响和参与实体经济。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电脑与人脑——人工智能实现的奥秘
阅读下文 >> 【凯乐士】藏药发展新高地丨凯乐士为金诃藏药打造医药智能化立体库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6160.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