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机器人概念火爆,为机器植入“眼睛&大脑”的凌云光有多牛?

机器人概念火爆,为机器植入“眼睛&大脑”的凌云光有多牛?

2023-02-18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399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申银万国证券显示,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环节包括AI系统(大脑)、机器视觉(眼睛)、屏幕板(面部)、传感器(五官、四肢等)、执行器(四肢)等,相关智能硬件和软件领域也蕴藏机遇。其认为,机器视觉国产厂商技术进步,

  申银万国证券显示,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环节包括AI系统(大脑)、机器视觉(眼睛)、屏幕板(面部)、传感器(五官、四肢等)、执行器(四肢)等,相关智能硬件和软件领域也蕴藏机遇。其认为,机器视觉国产厂商技术进步,3D领域技术成熟不断进行国产替代,代表上市公司有奥普特、矩子科技、天准科技。
 
  除上述三家机器视觉领域上市公司外,行业又一家深耕机器视觉领域近20载的独角兽登陆资本市场。
 
  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第一
 
  7月6日,凌云光(688400.SH)登陆科创板,上市首日以33.48元/股开盘,较发行价21.93元/股高开52.67%,最高触及38.37元/股,收于34.08元/股,涨幅为55.4%,总市值为153.36亿元。
 
  不过7月7日公司股价下跌14.61%,收报29.10元/股。
 
  凌云光是我国较早进入机器视觉领域的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光技术创新为基础,长期从事机器视觉及光通信业务。2021年7月,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姚毅及其配偶杨艺。其中杨艺还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其参与的“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项目于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目前公司战略聚焦机器视觉业务,是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与核心视觉器件的专业供应商。
 
  除经营可配置视觉系统、智能视觉装备和光接入网自主业务外,公司还代理销售境外知名品牌的光纤器件与仪器、视觉器件产品。
 
  从营收结构看,近年来公司自主业务成长较为显著,2019年-2021年,自主业务贡献分别约7.88亿元、9.37亿元、14.74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5.11%、53.40%、60.52%;
 
  受自主业务增长较快影响,公司2021年度代理业务占比下降。2019年-2021年,公司的代理业务收入分别约为6.42亿元、8.18亿元和9.62亿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4.89%、46.60%和39.48%,仍是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在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印刷包装、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长期服务于苹果公司、华为、小米、京东方、福莱特集团、宁德时代等各行业龙头产业链。
 
  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统计,2020年度,在参与统计的企业(不包括基恩士、康耐视、精测电子、华兴源创、YoungWooDSP和ISRAVISION)中,凌云光为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排名第一的企业。
 
  预计2022年上半年业绩增幅收窄
 
  过去十年是中国机器视觉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科技进步及成本下降,机器视觉在消费电子及半导体等领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逐步拓展至印刷包装、汽车、运输、医疗等领域。预计未来,在AI、自动驾驶、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兴起的带动下,机器视觉将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
 
  随着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根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的统计,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销售额从2018年的101.8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4.2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9.02%。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新基建投资增加、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制造业自动化推进等因素,预计2020年至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销售额将以27.15%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销售额将达296亿元。
 
  受益于下游需求拉动,凌云光营收呈现高速增长,2019-2021年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31亿元、17.55亿元和24.36亿元,其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49%。
 
  不过进入2022年,受新冠疫情、国际“缺芯潮”等、以及今年上半年研发和销售费用增长率提升等因素影响,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增幅收窄。
 
  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在11.74亿元至14.35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增长3.32%至26.27%;预计可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0.56亿元至0.72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3.16%至33.50%。
 
  虽然面临短期业绩波动,但智能制造已是大势所趋,随着机器视觉在工业领域渗透率逐渐提升,招商通信团队预计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需求推动下机器视觉市场将会高速增长。比如,凌云光来自锂电、光伏等行业客户订单需求近年增长明显,新能源智能视觉装备2021年收入近7000万元,过去两年的CAGR达117%。在新能源较为确定性的需求推动下,作为行业龙头凌云光业绩也将具备持续成长空间。
 
  自主技术打破国外算法垄断
 
  机器视觉的本质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软件等技术为一体,可通过对电磁辐射的时空模式进行探测及感知,对所获取图像的各种特征量进行处理、分析和测量,获得目标物体的某种认识并作出相应决策,进而服务于各个领域发展。
 
  机器视觉行业的上游包括相机、镜头、光源等硬件及算法软件,中游为视觉系统与智能装备,为各行业集成应用和服务。
 
  在产业链各个领域,算法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在行业发展初期长时间为康耐视等海外企业所垄断。
 
  机器视觉行业的算法库由OpenCV等开源视觉算法库,和VisionPro(美国康耐视公司)、Halcon(德国MVTec公司)、VisionWare(凌云光)等第三方商业付费算法库组成。
 
  因算法库开发周期长、投入大,业内公司很少具备完全自主开发的底层算法,通常基于开源算法库开发自身应用算法,或自主开发与第三方集成并举。
 
  以凌云光、奥普特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打破了国外算法垄断,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与积累。
 
  凌云光在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机器视觉算法平台VisionWARE1.0,目前已经迭代到5.0版本,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核心算法平台。
 
  公司基于该算法平台开发了VisionLaser、VisionALN、VisionAssembly、Vision3D、VisionDeepLearning等系列软件,具备良好的第三方算法兼容能力,必要时可快速集成开源算法(如OpenCV库)与/或商用算法作为非核心功能的补充。
 
  借由先进的图像算法等核心技术,凌云光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具备3D传感技术的公司,可满足智能制造领域高精度、高效率、高品质的技术需求,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凌云光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机器视觉领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智能装备,甚至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支撑,行业市场空间及投资机遇也将越来越有吸引力。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机器人大军进入职场,美科技巨头掀起裁员潮,麦肯锡呼吁学习中国
阅读下文 >> 钱东奇跨界中餐数字化:等不及科沃斯成为“机器人公司”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724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