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公司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研究上坚持了10年。根据优必选科技CTO熊友军的定义,“人形机器人”又称为“仿人机器人”,是指具有人的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它拥有拟人化的双足、双臂及躯干和头部。
在“机械狗”火爆后,“人形机器人”又成为中外科技公司中最炙手可热的展示项目。今年8月,小米推出首个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中文名“铁大”。小米“铁大”身高177cm,体重52kg.当时的“铁大”手举一朵花,大概花了14秒的时间,迈了40步,走向了6米远外的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
小米方面表示,“铁大”采用了多种技术,能感知45种人类语义情绪,分辨85种环境语义,搭载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可协调运动21个关节。
国产机器人公司优必选推出的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已经进入第四代,并在机场、银行、企业、科技馆、高端酒店等场景中提供服务。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Walker还接待了176万余人次的全世界游客。
前不久,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高精尖创新中心团队演示了会奔跑的双足机器人和会跳跃的四足机器人。据介绍,名叫“汇童”第七代机器人高动态运动版双足机器人在实验室状态下的最高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公里。
业内称短期内难有实际用途
尽管“人形机器人”发展成为了“香饽饽”,但短期而言,“人形机器人”除了能展示科技公司的“硬实力”,充当“礼宾和前台”之外,还有什么实际用途,始终还是未知数。
优必选科技CTO熊友军认为,在大众生活中,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对人类理性和感性需求的满足。一方面,拟人形态能够使机器人更适应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方便使用人类的工具来进行工作;另一方面,因为它具有人的外形,在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更容易被人接受,从情感上满足与人沟通和交互的需求。
据了解,商汤科技目前正在国内普及“象棋机器人”。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技术执行总监马堃向记者表示,尽管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产品有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可进行技术积累,探索技术的边界。
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成熟后用途多多。熊友军表示,人形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在一些缺氧、强辐射环境中工作,或在对人有危险的环境里长期驻守,比如空间站、探月工程等。
据悉,人形机器人研究涉及机械、电气、材料、传感、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对拉动多个产业意义重大。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而言人形机器人看不到太大实际用途,只能在资本市场上起到支撑估值的作用。
除了可以支撑高估值,人形机器人或能利好科技公司营销。来自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现阶段,全球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物流、商业、家庭,但其售价明显高于已在物流、教育、商业服务等细分领域有成熟应用的非人形机器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