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鸟脸”识别落地亦城!人工智能破解野生动物监测难点

“鸟脸”识别落地亦城!人工智能破解野生动物监测难点

2023-02-22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451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近日,北京麋鹿苑首次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这是自北京麋鹿苑建立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后首次监测到猛禽类动物。  △2022年11月9日,白尾海雕首次造访北京麋鹿苑。资料图  白尾海雕

  近日,北京麋鹿苑首次以人工智能的方式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这是自北京麋鹿苑建立智慧鸟类监测系统后首次监测到猛禽类动物。

 

  △2022年11月9日,白尾海雕首次造访北京麋鹿苑。资料图

 

  白尾海雕是一种大型猛禽,主要以捕食鱼类、鸟类及其它中小型哺乳动物为生,栖息范围多见于江河及湖泊附近,一般较少见于城市区域。这只白尾海雕于2022年11月9日首次造访北京麋鹿苑后,被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人员发现并记录。

 

  △智慧鸟类监测系统“捕捉”并成功识别白尾海雕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原本预计白尾海雕只是迁徙过境,落脚休息后会很快离去,结果直到80多天后仍未离去,最终被智慧鸟类监测系统“捕捉”并成功识别,创造了多个纪录。

 

  麋鹿苑智慧鸟类监测系统于2022年7月建立并启动,地点位于北京麋鹿苑麋鹿保护区湿地,是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建立的一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鸟类识别系统。通过5G网络将高清摄像头采集的高分辨视频信号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后进行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该系统首次通过5G网络实现人工智能鸟类监测识别运算,解决了在野外没有网络的条件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难点。以往此类技术的应用都是在距人工建筑较近的地方,在野外开展智慧监测时,建立有线网络会破坏动物栖息地。

 

  目前,北京麋鹿苑初步建立了一个智慧监测点位,与传统的人工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不同的是,人工智能监测可全天候运行,极大提高了监测效率,与人工调查形成互补。目前除了监测鸟类外,该系统还可成功识别出麋鹿、河麂等其它动物。预计未来在增加监测点位覆盖度后,可逐步实现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人工智能监测。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相结合助力传统制造业
阅读下文 >> 元宇宙赛道卓世科技完成4000万A+轮融资,用友旗下融道资本领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810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