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亚马逊的送货无人机服务上线首月仅为不到10个家庭提供服务

亚马逊的送货无人机服务上线首月仅为不到10个家庭提供服务

2023-02-22 来源:全球焊接网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60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  这是根据The Information和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亚马逊并不否认这一点。亚马逊发言人Maria Boschetti没有对这些数字提出异议。但她也表示,Prime Air实际上正在努力扩大在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的无人机送货服务

  这是根据The Information和Business Insider的报道,亚马逊并不否认这一点。亚马逊发言人Maria Boschetti没有对这些数字提出异议。但她也表示,Prime Air实际上正在努力扩大在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的无人机送货服务,并得到了联邦航空局的批准。

 

  亚马逊还没有很多客户使用无人机送货,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亚马逊的无人机不被允许在公路上随意飞行。为了在遵守联邦航空局规定的情况下过马路,亚马逊员工必须充当侦察员,确保无人机需要飞过马路时没有车辆过来。

 

  似乎很荒谬,亚马逊的无人机实际上就是一个需要牵手过马路的五岁小孩,而原来它被设计为一架旨在取代人类的送货无人机。

 

  如果你以前从未钻研过联邦航空局的无人机文件,你可能不知道,联邦航空局并不完全是发放经营自主无人机和无人机送货服务的许可证。它为美国严格的空域法规制定了具体的豁免规定,每项规定都有一长串公司必须遵守的条件,因此亚马逊正在与联邦航空局正进行缓慢的磨合。

 

  直到去年11月,亚马逊甚至不能在"人口稀少的地区"之外飞行其无人机,不能飞越建筑物或在建筑物100英尺范围内飞行,如果要这么做,必须坚持在亚马逊完全控制的财产上飞行。美国联邦航空局要求亚马逊的无人机飞行员拥有私人飞行员执照,可以驾驶飞机而不仅仅是无人机,每次飞行都需要多达6个人同时操作,包括观察员和地面站操作员。

 

  这么严的规定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亚马逊在俄勒冈州的测试设施在四个月内发生了五次坠机,其中一次坠机引发了一场25英亩的灌木大火。该无人机重达近90磅。

 

  但这些规则同样是在实验阶段,亚马逊去年11月成功地辩称,其经验和其新的、更安全和更自主的MK27-2无人机不需要那么多人类或保障措施。在其他方面,联邦航空局引用了其"增强的感知系统,允许在交付或降落过程中检测UA下方的人或障碍物",其自动中止功能,远程警报,以及即使其六个电机中的一个出现故障也能飞行的事实,作为取消这些具体限制和更多的理由。

 

  以下是是一些仍然存在的基本规则:

 

  i.禁止在人的上空飞行,除非管理员另行批准。

 

  ii.禁止飞越发电厂。

 

  iii.禁止在作业期间飞越学校(如小学、初中、高中、学前班和日托设施)。

 

  iv.禁止在行驶中的车辆上方或横向250英尺范围内作业,除非管理员另行批准

 

  v.禁止飞越经营人在飞行路线设计过程中认为高风险的任何区域。

 

  vi.禁止在公路横向250英尺范围内的持续飞行,禁止在公路上空进行转换,除非行政长官另行批准。

 

  vii.在所有的飞行阶段,UA必须与任何人保持至少100英尺的横向距离,除非行政长官另行批准。

 

  你会注意到,亚马逊的无人机仍然不能自己穿越道路,也不能靠近或飞过人。这意味着亚马逊的客户在包裹投递时不能站在自己的后院里,除非他们的后院比他们的家还大很多,联邦航空局还规定,亚马逊在签约时必须明确警告客户这一点。此外,其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的业务都被限制在距离其无人机发射点仅3-4英里的范围内飞行。这将限制潜在客户的数量。

 

  然而现在,亚马逊不再需要几乎那么多的人进行每次飞行,联邦航空局也不再要求这些员工接受同样的飞行或医疗培训--因此,亚马逊会裁掉许多工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近的人员裁减并不影响我们在这些地方送货的计划,"亚马逊发言人Maria Boschetti表示。"我们仍然致力于我们在洛克菲德和学院站的送货业务,并将继续为我们在这两个地方的客户提供安全和卓越的无人机送货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逐步将送货服务扩展到这些地区的更多客户"。

 

  联邦航空局上周刚刚批准向加州洛克菲德和德克萨斯州学院站的更多客户飞行,而且亚马逊正在继续研究其下一代无人机MK30。

打赏

相关阅读:

亚马逊无人机送货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M2芯片Macmini首发体验:快
阅读下文 >> 节约人力智能加油机器人来了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811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