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江功能“第四次转型” 实现水体稳定Ⅲ类以上 在成都,每天有着130个工程组,分布城市大小街道,进行着类似经天西路的排水管道排查工作。而这背后,便是成都决心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的缩影。 据了解,为加快实施锦江水生态治理2.0版,前期,成都印发执行了《深入实施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工作要求。 《方案》提出,进一步理顺绕城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提升污水收集、输送、处理能力,持续改善锦江水体质量。到2021年,成都市将完成绕城内市政排水管网和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普查,完成460公里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和3000户住宅小区内部排水管网病害治理,完成300公里随道路新改扩建市政排水管网建设,实现锦江水体环境质量稳定在Ⅲ类以上。 据介绍,接下来,成都将从市政排水管网普查治理、开展排水户普查、提升污水处理三个方面着力实现以上目标。 《方案》明确,成都市将完善排水管网,开展市政排水管网普查治理,逐步建立以5~10年为周期的管网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快建设市政排水管网,道路新改扩建同步开展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改造,统筹推进市政排水管网更新,尽快消除雨污水收集空白区、薄弱区、断头管;启动沿河截污管涵建设,避免污水直排下河。 在源头治理方面,成都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将开展排水户普查,建立问题台账;开展排水户病害治理,杜绝雨污混流、乱排现象;探索排水户纳入市政管护,加强非住宅排水户排水监管,结合环保监测系统,在重点排水户接入市政管网处设置传感设备,进行水质水量在线监测;并以农贸市场、餐饮业、洗车业、建筑工地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执法监管,引导全社会参与监督,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力争明年新增76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 解决市政排水设施管护和源头管控问题,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是关键。 据了解,目前,成都已安放9万吨/日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备,缓解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正在建设九眼桥以下锦江截污干管工程、中和污水处理厂二期(30万吨/日)及输水管道工程,第六、七、九净水厂提标改造工程,第五、六、七净水厂再生水利用及第八净水厂再生水利用二期工程。同时,一批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前期工作也在加快开展,规模达46万吨/日,力争年内动工建设。“通过三个方面的加强,可以实现污水在收集、输送、处理三个方面形成闭环,进而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成都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副处长肖一志介绍,到2021年,成都将计划实现绕城内排水管网全覆盖、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今年还要完成绕城内排水户内部管网的普查,并在明年完成3000户排水户内部管网的病害治理工作。”肖一志说,根据《方案》,成都计划将逐步探索实施将排水户纳入市政管护,并计划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到明年新增76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邓文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