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技术知识>什么是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有哪些种类

2023-04-08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534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无线传感器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就是无线传感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无线传感器并不

无线传感器被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就是无线传感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无线传感器并不陌生。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无线传感器,本文介绍了无线传感器及其类型。

无线传感器组件封装在外壳中。它与电池或振动发生器协同工作,形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并通过自组织与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形成微节点。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聚合节点和控制节点。

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聚合节点和控制节点。

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控制区域内或附近,可以通过自组织形成网络。由传感器节点控制的数据通过其他传感器节点逐渐传输。在传输过程中,跟踪数据可以通过多个节点进行处理,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卫星访问控制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配置和管理传感器网络,发布跟踪任务,收集跟踪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个独立的多用途网络,由无线通信控制区域中的大量负担得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它旨在以协同的方式观察、收集和处理在网络覆盖区内检测到的物体的数据,并将其传输给观察员。传感器、敏感物体和观察者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三个要素。

MEMS、SoC、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产生,其低功耗、低成本、分散和自组织的特性改变了对信息的感知。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的多用途网络,由安装在控制区域并通过无线通信形成的大量负担得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

许多人认为,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与互联网相当:正如互联网允许计算机访问各种数字数据,无论数据存储在哪里一样,传感器网络扩大了人们与现实世界远程交互的能力。它甚至被称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因为它不同于早期硬件和集体分析的特点。然而,今天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许多方面与1970年的互联网相似。当时,互联网连接了不到200所大学和军事实验室,研究人员继续测试各种通信协议,并探索该领域的解决方案。目前,大多数传感器网络连接的节点不到100个,更多的节点和通信线路使其极其复杂,难以正常运行。另一个原因是一个传感器节点的价格不低,在最佳条件下,电池寿命只能持续几个月。然而,这些问题并非不可逾越。一些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已经推向市场,几年后将出现具有吸引力功能的新产品。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如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基于MEMS的微传感器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潜在的应用领域可以概括为:军事、航空、反恐、防爆、救灾、环境、医学、医药、家庭、工业、商业等。

无线传感器的类型

无线传感器组件的模块被封装在壳体中。当它工作时,它依靠电池或振动发生器运行,这些电池或振动发电机构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节点,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什么是无限传感器?在下面的文字中,编辑做了一个特别的介绍。

振动传感器

每个节点的最大采样频率可以设置为4kHz,并且每个通道都配备了混叠低通滤波器。采集的数据可以实时无线传输到计算机,也可以存储在2M数据存储器中,2M数据存储集成到节点中,以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室外有效通信距离可达300米,节点功耗仅为30mA,内置充电电池可连续测量18小时。如果您选择了一个具有USB连接的节点,您可以通过USB连接为节点充电,也可以快速将数据从内存下载到计算机。

应变传感器

该节点结构紧凑,由PPS塑料外壳中的电源模块、采集处理模块和无线收发器模块组成。每个节点通道均配备120-1000Ω高精度独立桥电阻和增益控制电路,可通过软件轻松连接,可在1/4、半桥和全桥测量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它兼容各种类型的桥式传感器,如电压、负载、扭矩、位移、加速度、压力、温度等。该节点支持2线和3线输入模式,具有自动桥接补偿功能,也可以存储在节点内置的2M数据库中。有效的户外通信可达300米。可连续测量10小时以上。

扭矩传感器

紧凑的结,紧凑的尺寸,封装在树脂外壳中。每个节点通道都配备了一个非常精确的120-1000Ω电桥和一个增益和控制电路。桥梁和道路的自动平衡。这些节点具有高达250K bps的飞行传输速度、高达4K PLC的强大实时数据传输速度和高达100米的高效空间通信距离。该节点采用独立的电源管理软硬件设计,通过连续实时传输,节点功耗仅为25mA,使用标准9V电池可连续测量数十小时。在长期监测应用中,扭矩值每五分钟发送一次,这意味着电池多年未更换,系统的免维护性能显著提高。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2D和3D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阅读下文 >> 上海智能智造峰会3月22日正式开启 | 千人荟聚共创制造业繁荣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1897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