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已然来临。以手机、电脑为首的3C电子,已经历了最颠覆的智能化变革,而在有些领域,智能化革命才刚刚开始。
作为最新一代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被委以“智能制造”重任,是机器人智能化进程开启之时的“当红主角”。它常常“占据”某一工位,能独立完成上下料、抛光、检测等多种任务,与流水线其他环节的工人配合完成生产。因这种“协作”的角色,它有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别称——“机器人同事”。
艾利特是协作机器人赛道上年轻有为的“后生”。尽管2019年才全面收敛到协作机器人赛道,但它研发的核心部件,如被誉为“机器人大脑”的控制系统,以及智能视觉系统,均达到行业内领先水平。出色的技术源自强大的团队,其创始团队是一批来自北航的博士,在业内有15年以上深厚积累。其后引员的主要团队成员或拥有清华、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的硕士学历,或长期来自于abb、优傲等行业头部企业,具备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
近日,亿欧科创有幸访谈了艾利特CEO曹宇男先生,试图探究:协作机器人的“智能”特性将如何改变工厂生产方式?其前景如何?
与人并肩工作的机器人
提到协作机器人,我们总不免要将其与更广为人知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作对比。事实上,两者互为替代、互相补充。在很多场景中,协作机器人正逐渐替代工业机器人,成为工人的好帮手。
(图片来源:艾利特官网) 传统工业机器人为工厂解决了不少痛点,如重复劳动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昂等,因而它自诞生之时就颇受关注,迅速在各个领域大放异彩。但很快,工业机器人本身也带来了一连串新的痛点:
尽管主流工业机器人报价并不贵,以最典型的弧焊机器人为例,基本定价在11万至15万人民币之间,但其部署成本却是售价的3-4倍。部署工业机器人不仅要安装围栏以隔离人机工作空间,还需大动干戈改造生产线布局,甚至为此停产。因此,算上安装成本和每年的维护费用,一台机器人综合成本不低于40万,平均回本期不少于两年,这让很多对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此外,复杂的部署,让工业机器人丧失了灵活性,一旦部署便不能轻易改动,难以适应日益增多的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需求。
传统工业机器人的掣肘恰恰成为了协作机器人诞生的初衷。轻量化的协作机器人结构紧凑,就好比流水线上心灵手巧的操作工,只需稍加“培训”,便能快速上手,胜任多任务、位置可移动的生产需求,且后期运维成本低,支持软件实时免费更新升级。与传统工业机器人高频、大幅的动作不同,它的动作更“轻”、更“柔”,不易伤人,因而也无需安装安全围栏或外部设备就可实现人机共享操作空间,省去了大笔部署成本。
“工业机器人是高度‘标签化’的,例如焊接机器人、抓取机器人,这本质上是‘机器’的逻辑。协作机器人则是以‘人’的逻辑构建,它通过开放的操作平台,使代理商和集成商在平台化的产品基础上根据下游需求,定制开发多种细分场景功能,从而具备了多任务能力”,曹宇男介绍说。
在汽车、3C、金属加工等产品迭代快、定制化要求高的领域,协作机器人凭低成本、高安全和灵活的优势,已逐渐取代传统六轴机器人,成为客户首选。这类场景应用协作机器人的体量可达57万台。。而在医疗、复合机器人(AGV+协作)等对人机协作要求较高,或是依赖于协作机器人特殊属性的领域,将成为协作机器人的增量市场。据估算,这部分市场容量约49万台。按每台10万人民币的成本估算,协作机器人国内市场空间达千亿级别。
当前,这一千亿级市场仍是蓝海。过去五年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以64%的年均复合增速快速增长,规模突破已迅速10亿,市场潜力仍然极其庞大。这其中,海外厂商UR一马当先,占据约26%的市场,国内如艾利特、邀博、节卡机器人等紧随其后。国产厂商未来如何发展?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给了艾利特较大的启发。
坚定押注协作机器人
2017年,工业机器人正值最炙手可热之时。全年我国有近200个项目获得融资,总投资额超200亿元,比4年前增长近30倍。但到了当下,工业机器人仍是发那科、ABB、安川、库卡“四大家族”的天下,他们合计占据超过50%的市场,在六轴以上多关节、汽车机器人两大领域,其市占率更是超过90%。
国内高投资额与国外厂商高市占率,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这一赛道竞争之残酷。国产厂商在这场赛跑中,“死伤”无数,却仍难以望国际厂商之项背。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和产业链资源都在国外,领先国内数十年。国内厂商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缺乏资源,孤掌难鸣,只能进口产品,做简单集成,难以培养核心技术;
而更致命的是国外厂商具备明显的先发优势,他们早已锁定各行业大客户,深度绑定,一旦合作,基本难以替代。 由此,大量国内企业只能在国际厂商残留的“缝隙”中,展开激烈价格战。在份额占比不到10%的低端市场里,国内厂商用低价换取数量,将整个赛道变成一片红海。“在这个环境下,一些厂商用低质量产品拉低了赛道,改变了客户对价格的认知,也给国产机器人贴上了标签”,曹宇男说道。
而到了协作机器人这里,情况明显不同: “首先,整个行业还在客户训导阶段,初期规模尚未完全打开。以UR为代表的国际厂商,本身也受制于高成本的约束,尚未在全球大规模放量。因此留给国内厂商的机会还有很多”,曹宇男说道。 “其次,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并非不可超越,国外厂商量产协作机器人,也不过是最近5年时间的事。”谈到技术,曹宇男信心满满,“艾利特的团队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上积累了17年,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我们有信心追上行业第一,甚至实现超越”。当前,除了减速机,如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最核心部件,艾利特均能实现自研自产。 高技术壁垒,又让这片蓝海竞争格局趋于稳定。由减速机、电机等核心部件构成的关节模组,不仅集成度高,还需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安全性。仅行业安全安规标准就高达17项,要一一满足,并非易事。曹宇男说,“这一技术壁垒,挡住了很多想要做集成、拼价格的厂商”。 市场空间广阔,更兼技术硬实力支撑,艾利特愈加坚定地看好协作机器人发展前景。自2019年起,艾利特大力调转航向,不再生产工业机器人,而是全力押注协作机器人赛道。“我们希望成为行业标杆”,曹宇男如是描绘近期目标。 孤注一掷者必然要面临质疑。不能否认的是,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缓于预期。巴克莱银行曾在2015年预测,到2020年,整个协作机器人市场可达到15万台,2025年达到70万台。但截止2019年,全球销量仅3万台。为何发展不及预期?艾利特的全力押注,胜败几何? “产品力”是成长关键 “协作机器人发展之所以缓于预期,我认为最核心的因素是‘产品力’与价格之间出现了鸿沟”。曹宇男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产品力’不仅包括稳定性、精确度等技术指标,还包括功能覆盖率等一系列衡量产品性能的综合维度”。 如UR这般掌握最先进技术的厂商,产品力领先,却因为昂贵的成本,难以在价格敏感的中小企业中打开市场,一年销量1万台左右。而对国内厂商而言,其产品尽管廉价,但产品力严重不足,难以真正满足需求。目前国内销量第一的协作机器人,价格不过UR的一半,销量却也不到UR全球销量的十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低价战术无法获得市场。 “国内厂商的首要任务是打造出‘好用’而非‘便宜’的产品,获得标杆客户认可。当规模提升之后,降价空间自然会增大”,曹宇男看得很长远,“UR产业链部署在北欧,因而受高成本掣肘严重,未来不排除会将生产线制程搬至低成本国。到那时,没有技术实力的国产厂商将无法生存”。 因此,艾利特当前发展核心,便是全力培育“产品力”: 一方面,它充分关注细节,在力度感知、运动控制等技术上向UR看齐。在打造最新系列产品的操作平台时,艾利特创新地使用了工程师的“通用语言”——Python脚本,以帮助代理商和集成商在其平台上以更低成本开发多功能; 另一方面,它敢于拓展行业顶部的用户,接受苛刻标准的考验。目前,艾利特已获得富士康、闻泰电子、长江电子、长城汽车、TCL、欧菲光、舜宇光学、国电富通等多行业标杆客户认可。2020年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同比2019年将实现近10倍增长。即将于今年9月发布的“CS”系列产品,承载了艾利特十几年来对协作机器人的深刻理解:
(图片来源:艾利特官网) 在硬件方面,它采用了全新的轴承支撑结构和爆炸系统,在重复定位精度、载重等方面更精进; 在软件方面,它进行了更全面的改革。用兼容Python的脚本语言与更直观、简化的编程界面,CS机器人开发难度大大降低,缩短了后续集成时间。在操作界面上,仅需6-10分钟,其单关节就可被替代,大幅节约了后期维修成本。 CS产品的良好前景,不仅依赖于艾利特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生态伙伴共同成长。他们能结合下游需求,进一步在CS操作平台上开发多功能,对艾利特的发展亦至关重要。谈到对CS的期许,曹宇男说道,“如梅卡曼德、库伯特等负责视觉开发的生态伙伴正逐渐成长壮大,亦有利于CS系列渗透到细分领域,成为艾利特里程碑式产品”。 谈到更远的愿景时,曹宇男踌躇满志。他希望能打造真正具备“产品力”的协作机器人,将开放操作平台塑造成属于机器人的“iOS系统”。“当这一愿景实现之时,协作机器人将被重新定义,成为如苹果手机、特斯拉一般划时代的产品。” 作为新兴技术,协作机器人的兴起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质疑声。艾利特作为这个赛道的坚定践行者,尽管才成立四年,还面临着打开国内市场、追赶国际一流技术水准的重重挑战,但凭全力以赴的专注,它已成为国内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佼佼者。协作机器人的广阔前景正逐渐被验证,如艾利特这般敢于全力押注者,将享受行业丰收之时最甜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