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四大龙头房企“万碧恒融”中的碧桂园率先发布2020年半年报。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碧桂园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及楼盘交付确收短暂性放缓,相应地,碧桂园上半年的业绩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财报显示:碧桂园营业收入约为1849.6亿元,同比下降约8.4%;毛利448.9亿元,同比下降约18%;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下降约5%;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146.1亿元,同比下降约8.6%。
碧桂园2020年上半年财务情况(来源:公司财报) 截至8.25发稿前,碧桂园股价跌幅近2.70%,市值为2239亿港元。
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669.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3185万平方米;权益合同销售回款约为2509.3亿元,回款率达到94%。
而去年同期,碧桂园的合同销售金额达2819.5亿元,今年上半年减少了150亿元,同比减少5%。
碧桂园上半年的交付物业所确认收入的平均销售价格约8116元/每平方米,较2019年同期8987元/每平方米有所下降。
融资层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的总借贷额下降至3420.4亿元,相较2019年底下降了7.5%;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85%,相较2019年底下降了49个基点;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055.2亿元,另有约3288.1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这两个数字在2019年底分别为2683.5亿元和3167.9亿元。
总体来看,碧桂园在今年上半年的借贷成本有所下降,但可动用现金余额较2019年底减少了20%左右。
从业务构成来看,房地产开发依然是碧桂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上半年,碧桂园97.3%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2019年同期:97.4%),2.7%来自建筑服务、酒店服务以及租金收入(2019年同期:2.6%),上述业务的营收贡献基本与2019年持平。
此外,碧桂园上半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约为134.7亿元,同比下降27.9%。
碧桂园在半年报中继续披露了机器人业务的最新进展:
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已招募了3604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2019年底:3256名);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2019年底:累计递交专利申请1843项,获授权327项);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5款(2019年底: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
今年以来,地面整平、楼层清洁、通用物流、室内喷涂、钢筋自动加工机器人已分别在顺德和阳江等地之项目上使用,参与建设。
此外,碧桂园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餐厅,目前已有6家门店在运营。
机器人中餐厅(来源: 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官微)
截至2020年6月底,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已申请各类专利611项,目前已获授权的有205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汉堡机器人、云轨系统、一体化全自动蒸箱、火锅智能配餐机器人及自动物流系统等61种样机的研製,其中迷你雪糕机、集装箱煲仔饭更为国内首家同时获得CR认证、CE欧盟认证的餐饮类机器人。
煲仔饭机器人(来源: 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官微)
自2018年7月启动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项目以来,碧桂园在历年财报中无一不表露出对机器人业务的重视。
在本次半年报中,碧桂园更是放出豪言:“机器人建房子不是梦,是一定会实现的伟大事业!而且,不仅是智能建造,机器人还能被应用到物业管理、乃至医食住农的方方面面,进一步为碧桂园主业、资本市场和国家创造巨大价值。”
一边全力以赴的发展机器人产业,另一边,碧桂园继续悄悄裁员。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共有87,851名全职雇员,较2019年底的10.18万人减少了约1.4万人。
自2019年起,碧桂园就走上了裁员之路。
2019年全年,碧桂园裁员约2.96万人,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继续裁员约1.4万人。
曾经号称“宇宙第一大房企”的碧桂园,如今员工人数却一缩再缩。
2019年全年,万科的员工人数增加近3万人,较上年增长 26.1%;同期融创中国的员工人数增加近1.3万人,同比增长33.6%。截至2019年底,万科的在册员工人数已经超过13万人。
迷上了造机器人的杨国强真的要用智能机器人大量取代人工吗?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碧桂园的管理团队非常年轻。财报显示,碧桂园集团副总裁级核心管理团队成员稳定,平均年龄47岁;此外,包括「未来领袖」以及「碧业生」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已培养出超过48名区域总裁/副总裁。 (作者:El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