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企业动态>【SRT】2020,软体机器人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SRT】2020,软体机器人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2020-11-11 来源:JQRZX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600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近日,《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软体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科技界的关注热点。该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手编撰,包括两部分:重点技术发展趋势深度解析和TOP100

近日,《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报告》在浦江创新论坛发布,“软体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科技界的关注热点该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手编撰,包括两部分:重点技术发展趋势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术热点趋势追踪,其中,重点技术发展趋势深度解析篇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据悉,该报告选择软体机器人、 脑机接口、 神经形态芯片、 基因编辑和类石墨烯二维材料五个颠覆大众思维模式的前沿技术展开深入分析。

 

2009年开始,学术界开始寻求刚性材料和马达电机之外的机械解决方案,研究方向很快向仿生学靠拢,模型设计大多来自于自然界的软体生物。和传统的刚性构造不同,这类机器人通常使用硅胶、聚合物等软体材料,动力来自压缩空气、磁场或温度变化,输入软性的肢体进行相应驱动。

软体机器人面向全行业的应用场景,具有无限商业潜力,实验室的产品出现在《Science》《Nature》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出现在TED振奋人心的演讲里,可在充斥着传统机器人的“现实世界”,却罕见软体机器人的身影。将软体机器人技术进行商业化应用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一项拥有多应用场景的创新技术,即使潜力无限,若无法量产,就无法进入商业化运营。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传统刚性机械无处不在,市场占有率很高。传统刚性机械的技术累积完善,提供刚性机械的厂商多,可做到低成本的快速部署。可是刚性机械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马达的驱动惯性导致灵活性很低,与柔性易损易坏物体接触时容易造成破损。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的调查,全球工业界只解决了3%~4%规则刚性物品的自动化生产搬运问题,剩余96%的柔性异形易损物品仍处于使用人工上下料阶段。这是全球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长期以来均无成熟的解决方案。相比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只有十多年发展历史的软体机器人仍是后起之秀。

 

整个软体机器人行业还在沉淀, 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SRT)已率先突破细分领域,成为国内首家研发量产柔性夹爪的公司。公司产品SRT创新末端执行器源自对章鱼、水母、河豚等软体生物的研究和拓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为全行业生产提供全新EOAT解决方案,对实现柔性制造和产能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SRT创新末端执行器具有更高自适应性、更高安全性,无复杂机械结构,能在狭小的空间展开作业;拥有可靠的食品级材质;没有传统机器人的强电机惯性,可以和人亲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是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方向。SRT创新末端执行器在抓取和操控不规则的物体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传统机器人抓起一个鸡蛋除了计算手指、鸡蛋间的精确距离外,还需计算手要放置的确切位置以及需要施加多大力道。而SRT软体机器人就像人手抓取物体一样,可以自适应地包覆物体,自然弯曲,无需提前判断物体精确的尺寸和形状。


SRT创新末端执行器面向全行业的应用场景——3C电子、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日化、汽车、物流仓储、PCB及玻璃制品等。比如,在抓取电路板、组合汉堡、制造pizza面团、包装盒装鸡蛋、将不同形状的小食打包进一个塑料餐盒等任务时,传统机械操作很难抓取,刚性结构也容易导致食品损坏或变形,而SRT创新末端执行器可以像人类的手一样快速、准确、温柔地触碰这些食物,不会破坏形状也不会影响口感。

正是SRT创新末端执行器所具备的高自适应性、低廉的成本、和环境交互的安全性,让它从软体机器人这个类别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行业在商业推广上的拓荒者。

                                   更多信息,请关注SRT软体机器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汇聚】智能停车场系统已上线,你用过吗?
阅读下文 >> 智能医疗产品开发商科亚方舟医疗完成2亿人民币C轮融资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5337.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