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哪个机器人自带热点,也只有那只网红四足机器人“spot”了,在流量为上的世界里,它无数次占据了机器人领域的最热点,而且长居首页。生产它的波士顿动力于1992年从麻省理工的实验室中孵化出来,初创团队的基因里就带着浓重的学术派烙印。成立之初,就为美国陆军提供机器人研究制造,也获得过美国国防部几千万美金的投资。
没想到这最初的定位,被波士顿动力牢牢保持了二十几年,始终未变,以致于到现在,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就是一个专注搞研发,产品技术强,但烧了大把钱又卖不出去产品的“高级大玩具”生产公司。
波士顿动力,困在商业化的迷局里,却怎么也冲不出去,尽管其产品实力无可挑剔,此前公布过的视频里,10 只身高 0.84 米的spot狗子,就能拉动一辆大卡车前进,配合上最好的平衡控制算法,软硬件组合使它拥有绝对强悍的运动能力。
然而硬币总有两面,对机械层面近乎苛刻的要求,必然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套设备极为昂贵。今年六月,波士顿动力正式开始踏入商业化的征途,开售Spot 机器狗,但价格高达7.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53 万元,大概可以买两辆特斯拉 Model 3,而且53万还仅仅只是主机的价格,如果想实现更多功能,就需要购买昂贵的配件。如此高额的售价让这次商业化尝试有了几分尴尬的味道。
在波士顿动力官网上,附加组件的价格也都一一展示了出来,配件的价格绝对配得上spot的售价,拦住了更多人的脚步。
电池:4620 美元
充电器:1650 美元
稳压电源和以太网端口 GXP:1275 美元
具备彩色全景视图和通信功能的摄像头:21800 美元
摇摄-倾斜-变焦 PTZ 摄像头:29750 美元
激光雷达:18450 美元
机器狗计算专用的边缘 CPU:3925 美元
机器狗高级处理的边缘 GPU:24500 美元
据称,开售最初有120个机器人通过内部售卖,花了大约七个月的时间,在接下来的三个半月的公开发售中又卖出了120个。大概波士顿动力也意识到高价流失了更多顾客,继而推出了租借服务,期望让更多人体验到spot的强大实力。
但是,仅仅在开售后半年,波士顿动力带着spot又换了新东家。12月22日,现代汽车对外宣布,集团近日已与软银集团(Soft Bank Group)就正式收购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公司多数股权的主要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根据协议,交易达成后,现代汽车集团将持有波士顿动力公司约80%的股权,软银集团则将通过其关联公司继续持有约20%的股权。
虽然好像没怎么赚钱,但波士顿动力的大名即使在科技圈外也广为人知,单单是七年三次易主这件事,就足以让它名声大噪。这家美国机器人制造公司于 1992 年从 MIT 拆分出来,2014 年被谷歌花 30 亿美元收购,2017 年又被软银收购,今年又把大部分割给现代,圈里圈外,除了专业的分析师,都少不了看热闹的心态,来看波士顿动力这坎坷多变的命运。
虽然多次易主,波士顿动力倒是个有骨气的公司,从历史记录来看,它一直抵制被收购方吸纳的形式,保持独立性,不做任何自身规划之外的任何事情。
这次现代的收购,以9.21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估值11亿的波士顿动力80%的股份,显示其在机器人领域发力的决心。目前,波士顿动力公司正在开拓物流自动化业务,其推出的物流机器人“Pick”在在业内数一数二,预计明年还将推出适用于仓库的移动机器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现代汽车集团实现宏伟蓝图的一部分,现代可以依靠本次收购,将波士顿动力的强项变成自己的优势。
此外,波士顿动力公司的3D视觉、操控、双足以及四足等技术相当成熟,被收购后将会享受现代出色的制造能力、规模效益等。依托于现代汽车集团全球市场影响力,波士顿动力或许能够获得更多机器人产品商业化的机会。从技术层面来看,二者的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表示:“现代汽车集团未来汽车业务将比占50%,城市空中移动出行(UAM)业务占比30%,机器人业务则占比20%。”此次收购波士顿动力公司,未尝不是现代汽车集团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一种尝试和发展规划。
这样看来,现代与波士顿动力的牵手,或许是实现双赢的好时机,但此前的东家,哪家不是抱着同样的态度?有实力又固执的波士顿动力,能不能在现代的庇佑下走出商业化困境,还能保持学术研究的本色,一时间难以评说。但在寻求长久合作这方面,波士顿动力一直是输家,以往的前任想得到它的优势,却又承担不了由此而来的种种问题,也并非赢家。未来究竟能否风霜与共,同舟共济,真要等未来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