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军事革命” 人工智能催生的“军事事务变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及其盟国击败伊拉克军队之后,许多专家对信息技术在这一胜利中的作用感到好奇。然后他们提出了一种模式:通过用传感器覆盖战场并结合收集到的数据,部队指挥官可以即时查看敌方部署,继而能够以最适当的方式采取行动,操纵或指挥火力并摧毁敌人的阵地。 引入人工智能可以加强和扩展该模式。通过分析过去的案例,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归纳而更好地预测未来,根据具体情况清除战争的迷雾。与人类对手相比,计算机拥有持续的优势:能够对事件进行快速反应。毫无疑问,行动效率将由最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来决定。 当人工智能的技术进展得到确认,产量继续显着增加时,将会发生什么?首先,可能会同时促进其他技术的研发。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定向能武器或高超音速装备将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并将在战场上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进而反过来刺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种“火花”最终可能会点燃军事史学家称之为“军事革命”的重大变革。“军事革命”指的是军队架构及其作战方式的质变,这种变革会导致政治和社会发生相应变革。“军事革命”比“军事事务变革”的影响更深远。 下一场“军事革命”可能将由人工智能/自动化在军事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引发。这种自动化已经可以用于许多其他用途,例如旨在将作战无人机与有人驾驶战斗机整合在一起的美军“忠诚僚机”项目。 但是,这种忠诚的战斗伙伴可能会在一两代型号之内被替换。其继任者的种类可能将取决于当局是否支持武器高度自动化。 未来的士兵可能是控制一群专业机器人的“牧羊人”。他可以为每台机器人分配一个特定的任务,或者在任务框架内赋予机器人一定的自主权,这比“忠诚作战伙伴”的自主权大得多,使其可以专注于重要操作。“牧羊人”免于繁重工作的负担,便更能发挥适应性和创造力,并更好地应对其他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而且,最重要的是,人类战士的地位将在决策和行动层面得到保留。

资料图片:美军TALOS未来士兵项目宣传图。(美国防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