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份全国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增幅较4月份回落6.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3%。
分省来看,火电发电量前5位的有广东、山东、江苏、内蒙古、新疆,排名与上月差别不大。发电量分别为476.2亿千瓦时、405亿千瓦时、400.4亿千瓦时、375.9亿千瓦时、274.9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34.2%、10.2%、9.3%、-0.4%、26.7%。
全国有火电发电量的31个省份,5月份13省份同比下降,其中西藏、云南、湖南、贵州、湖北、河南、重庆等水电资源较为充分的省份降幅较为明显,均在10%以上,西藏近30%。增幅两位数的有9个,增幅超30%的省份仅有广东省。
从上述数据也可以看出,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水电对火电的挤压作用逐渐显现,致使火电发电量增幅趋缓;但在降水偏少也主雨带偏北的情况下,火电的托底作用依旧较为明显。中电联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813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04小时,其中,燃煤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871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22小时,分省份看,全国有17个省份的火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甘肃、四川、新疆、江西和广西超过2000小时。全国回电设备利用率较1-4月进一步得到改善。
从环比数据也能看出这一情况,5月份全国火电发电量环比下降的省份为19个,而上月为25个,且最大降幅较上月有所收窄。
也就是说,进入5月份后,虽然火电发电量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体量第一的情况下,全国整体火电发电量增量依旧十分可观。总的来看,火电发电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用电量的大幅增长,具体来看原因有三,其一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持续向好,其二是高温天气的增多,其三是其他可替代能源的体量较小。
从累计数据来看,2021年1-5月份全国火电绝对发电量234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增幅较前四月收窄2.9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下降3.1%。
累计发电量靠前的省份有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新疆、山西,发电量分别为2115.2亿千瓦时、1923.8亿千瓦时、1910.6亿千瓦时、1808亿千瓦时、1543.5亿千瓦时、1234.2亿千瓦时,同比增幅为10.7%、18.8%、3.7%、45.8%、20.4%、8.8%。
分省份看,除西藏同比下降14.8%外,其他省份火电发电量均同比增长,其中,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广东(45.8%)、四川(38.8%)、浙江(35.9%)、湖北(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