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早已悄悄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进入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岗位工作,这少不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精神。父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机器人领域的伟大开拓者吧。
小T
“机器人之父”——约瑟夫·恩格尔伯格
约瑟夫·恩格尔伯格(1925年-2015年)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1958年,他和发明家德沃尔合作创办的公司Unimation推出了第一个产品:可以自动完成搬运的机械手臂,虽然又大又重,且只能完成简单的工作,但却是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成为制造业的一个新里程碑。在几十年前,他就善于从动物身上联想到机器人,走在时代前列,而他的那句“你认为机器人能做到吗”更是激励了无数人,促使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作为我国机器人研究开拓者之一,蒋新松院士(1931年-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研究,领导并直接参与我国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的研制;领导开发出水下机器人产品系列及新型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产品,创建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组建机器人示范工程和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参与国家863计划的制定,连任四届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为我国CIMS和智能机器人研究发展和跻身世界行列做出了成就和贡献。
“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
马文·明斯基(1927年-2016年)联合发起并组织了作为人工智能起点的“达特茅斯会议”。1958年,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之后不久,与约翰·麦卡锡(人工智能先驱,LISP语言之父,图灵奖获得者)共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MIT人工智能实验室。明斯基作为人工智能的倡导者之一,坚信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用机器去模拟,机器也能拥有智能。
“仿人形机器人之父”——加藤一郎
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1925年-1994年)教授于1973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形机器人WABOT-1,这个机器人搭载着机械手脚、人工视觉、听觉装置,拥有拟人化的外型,与现代人形机器人相当类似。WABOT-1可以透过嘴巴进行简单日语对话,并能通过耳朵、眼睛测量距离和辨别方向,再靠双脚行走前进,而两手也具有触觉,可以搬运物体运动。将终生奉献给机器人的加藤一郎认为,人类在21 世纪将迎来机器人和改造人的时代。
“扫地机器人之父”——乔·琼斯
在麻省理工学院AI实验室时,乔·琼斯就对小型反应型机器人非常感兴趣,并萌生建造一个可以清理地板的机器人的想法。他和机械工程师杰克共同设计了一个扫地机器人概念,即后来的Roomba。在进入iRobot公司后,他更加致力于研究Roomba机器人,目前扫地机器人Roomba是全球知名的家用清洁机器人,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家庭清洁机器人之一。
虽然这些开拓者们终将成为过去,但是他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上留下的浓重一笔却永远褶褶发光,如今他们的“孩子”依然在茁壮成长,他们创造的传说也仍在继续。
小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