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每一个工位,都有一个编号,对应不同的机器人,而且每个机器人都有相匹配的工作。”该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便是碰上赶工期,也不需要工人加班,作业机器人就能搞定成品生产的全流程工作,解放人工的同时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与传统意义上的熟练工相比,刚上线的作业机器人虽是“新人”,但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却远超熟工、能手。
这座“黑灯工厂”通过智能制造协同系统实现全流程的数字化生产,工件在上料端通过打码和扫码作业,将工件的信息存储到MES系统中,在每个生产环节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信息和工件的RFID识别码绑定,从而获取工件全流程加工信息,最终实现整个生产流程的全数字化跟踪。
正是通过这种“连点成线”的方式,“黑灯工厂”形成了一条全自动生产线。通过“黑灯工厂”信息系统做支撑,自动排程系统就可以发号施令,各个节点的机器人接收到任务安排,就会开始相应的作业工作。
据悉,在这条生产线上,共有15台机器人,可以实现114秒就下线一台缸盖,相比人工生产,效率至少提高2倍以上。
现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黑灯工厂”建设目的是通过减少附加值低的岗位实现“少人化”。在综合考虑效率、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哪些工作由机器完成,哪些由人完成,这是一个人机协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