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斯顿营收大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据埃斯顿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7.63亿元,同比增长82.23%;净利润约8542万元,同比增长48.96%。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埃斯顿仍然实现了销售收入11.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08%。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8.7%。而且在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德国公司Cloos的并购重组,Cloos上半年实现了营收4.92亿元,并表后提升了公司的营收。 目前埃斯顿主要有两大业务,一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二是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近几年来,埃斯顿一直在持续大力投入研发,以增强核心竞争力。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0.96亿元,同比增长16%。公司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比例持续保持占销售收入10%左右。至2020年6月30日,埃斯顿有研发和技术工程人员共693名,占员工总数的28.67%。 汇川技术,防疫产业迅速发展 据汇川技术半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47.84亿元,同比增速达76%;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增长94%。上半年国内受新冠疫情影响,防疫产业迅速发展,汇川技术提出了针对口罩机、熔喷布设备的电气解决方案,保障了这部分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国内疫情缓解之后,受往年积压需求释放、新基建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下游多数行业需求恢复较好,公司不仅在3C制造、锂电池、硅晶、半导体、印刷&包装、起重、风电等行业取得快速增长,而且还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客户。分业务来看,汇川技术目前有五大业务,分别是通用自动化业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以及轨道交通业务。 埃夫特,还在亏损的工业机器人玩家 今年科创板上市的埃夫特目前还没有盈利,据埃夫特发布的Q3财报,公司1~9月的营业收入为8亿元,净亏损-0.81亿元。其半年报显示埃夫特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4.6亿元,净亏损6335万元。埃夫特的亏损主要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其系统集成项目停工和延期。它的这项业务主要是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在内的软硬件设备,组装成自动化生产线,供应给汽车生产商等下游客户。 相比工业机器人,埃夫特更重要的板块是系统集成业务,营收占比80%,另外20%营收来自工业机器人整机的销售。这项业务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应用,组装具备不同功能的自动化生产线,销售给汽车生产商等下游客户。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增速远超行业增速 据拓斯达发布的Q3财报,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86.35%。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8 亿元,同比增长45.14%。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53.54%,同比增加17.1%;净利率25.57%,同比增加12.46%。在拓斯达的三大主营业务中,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是最为核心的业务,目前占其总营收的48.19%。拓斯达近年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营收均大幅超过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增速,随着今年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公司的产能将会有较大的提升,随着公司工业机器人模块化逐步成熟,研发水平不断提升。
新松机器人,半年营收12.35亿元 据新松机器人2020年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机器人营收达12.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58亿元下降1.87%;净利润达1.3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5亿元下降38.43%。本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58亿元,相比去年去年同期的-3.90亿元持平。新松机器人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但仍保持盈利。该公司表示,这主要因第三季度订单减少,前三季度收入下降,毛利下降。此外,还受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增加影响。 除了上面的这些工业机器人厂商,新时达、华昌达等企业表现也都还不错。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优质的机器人厂商开始崛起,份额逐渐提升、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就在机器人“四大家族”在除中国之外的市场遇挫之时,正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崛起之机,希望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实现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