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王继祥:关于波士顿机器人市场价值与研究方向的评论

王继祥:关于波士顿机器人市场价值与研究方向的评论

2021-03-28 来源:JQRZX |责任编辑:小球球 浏览数:1070 全球焊接网

核心提示:最近,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智能互联网研究专家、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互联网科技评论大V项立刚先生针对波士顿机器人发表了尖锐的评论,并以波士顿机器人市场情况与研究方向引申出中美科技竞争美国会



最近,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智能互联网研究专家、工信部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咨询专家、互联网科技评论大V项立刚先生针对波士顿机器人发表了尖锐的评论,并以波士顿机器人市场情况与研究方向引申出中美科技竞争美国会失败结论,在网络引起较大反响。考虑到波士顿机器人也在物流领域寻找应用场景,波士顿机器人在智慧物流爱好者间有庞大粉丝群,所以老王凑个热闹,也对波士顿机器人发展简单评论一下。


先转发项立刚先生主要观点如下:


我相信中美科技竞争,最后美国一定失败,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1,初看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你会很震惊,很炫,不怕踢,不怕打,还能后空翻,似乎十分强大,为了达到这种水平,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在硬件上保证,做了大量冗余的技术支持。极大地加强了难度和成本,能干什么?主要用于表演。


2,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的客户不是市场,而是投资人,怎么炫怎么来,让那些学经济的投资人惊讶的喘的过来气,实用性,根本不管。最后的情况是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并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低成本一定是产品能力之一,用最合适的产品,最小的成本一定是大多数产品和技术的方向。一个5万元成本的机器人可以解决的问题,自然比50万有竞争力,产品不需要惊讶,只要实用。


4,波士顿动力一款产价格最便宜几十万美元,一个市场一年只卖几台,七年,全球只销售几百台,三易其主,市值跌到最高点的1/3,也很说明这个问题。这个公司不是toB,也不是toC,这是一个to投资人的公司,为投资人做的公司,而不是为市场。


5,美国这种思维不仅是波士顿动力,是一切产品上,另一个典型是F35,原想取代F16大规模部署,结果功能越做越多,越来越重,价格越来贵,飞机也越来脆弱,以至军方想放弃。


6,机器人领域美国就不是中国的对手,中国大量广泛使用,身边到处可见时,美国产品还在表演翻跟斗。这就是不同选择,也是未来胜负的决定力量。


7、我发一条批波士顿动力机器人七年还在翻跟斗,被卖到不知主人是谁。这还有骂我的。骂我的都是大傻逼!文科生、初中文化水平。


8,波士顿动力根本不是什么基础技术,这是典型的应用技术,是用它来摹仿人解决实际问题的。和基础材料之类完全不是一回事。应用技术必须在大规模使用中,不断完善,包括基础的算法。


老王简评如下:


1、从市场角度分析:


从市场角度,老王非常认可项立刚先生的观点,市场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不相信炫酷。类似波士顿机器人这样的项目,属于人工智能三大流派的行为流派,是基于“感知~行动”的行为智能模拟方法,模仿人类、动物的行为为研究方向。


波士顿机器人研究付出巨大的的研究工作量,做大量的实验与测试,由于炫酷和尽量模仿人类、动物,让机器人生产与使用成本大幅度上升,难以市场中得到普及应用。


尤其是波士顿机器人还选了物流领域作为应用场景,取代人类搬箱子作业,我更不看好。这样的作业场景本来用很简单的机器人即可完成,使用成本如此之高的波士顿机器人属于脱裤子放屁,也是大材小用,真没必要。


市场上残酷的实践也证明了波士顿动力项目是失败的,在全世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波士顿动力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被出售,且估值越来越低。


波士顿动力于1992年从MIT拆分出来,2014年被谷歌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但不到3年时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就将其出售给了软银。如今,软银又将所持的波士顿动力80%股权转让给了韩国现代汽车集团,作价为1万亿韩元(约9.17亿美元),软银则通过其附属公司在交易后保留波士顿动力20%股份。相比7年前,波士顿动力的估值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缩水了近63%。


波士顿动力于2020年6月开始销售首款商用机器人Spot,还计划扩大Spot产品线,但波士顿动力却始终面临商业化层面的困扰,不仅华而不实、费钱,还距离商业化很遥远。


2、从研究方向上分析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领域主要有符号主义、连接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学派。波士顿动力属于行为主义学派,也是老王最不看好的研究方向之一。老王认为最有前景的是连接主义学派。


连接主义简单来说,是用人工神经网络来研究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为人工智能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势。是目前人工智能主流学派。


老王认为,研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从研究方向上应该发挥机器机器的优势,而不是模仿人类与动物。机器相对于人类有很多很多优势,如:机器大脑软件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互联互通,而人类大脑信息不能实时互联互通与连接,只能用低效率的语言、视觉、文字等感知交流;人类感知范围受眼睛与语言等限制,感知范围有限,而机器人系统可以随便即安装成千上万的摄像头、语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远超人类感知能力,各类产品随时互联互通,形成网络。至于机器人的搬运、输送、分拣、运动等各类功能就更远远超越有机物组成的人类了。


因此,机器人最应该模仿的是人类智慧,而不是人类的结构、行为与功能,从市场角度看,把模仿人类结构、行为与功能作为研究方向,必定是低效的。机器代人目的是超越人类能力。我们希望机器人具有自主性与自动化的能力,但不能产生感情,拥有自我性,知道我们在命令管理和利用他们。


在实践中,我把具有感知决策能力的各类物流自动化系统都成为机器人,机器人并不一定非得像人一样形状,只不过大型的具有感知决策的智能自动化系统更像复杂的机器人系统,而各类搬运、分拣等智能机器人更像大型机器人系统的智能单元而已。


甚至与我觉得还应该更加关注软件机器人研发,硬件的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类体力劳动,软件机器人将来会取代人类的沟通(智能客服系统软件机器人)、人类调度(调度执行软件机器人)等,未来还可能会取代很多人类的其他脑力劳动。这更有意思!


但是,我不认同项立刚先生由波士顿机器人市场表现角度引申出中美科技竞争美国一定会失败的结论。中美科技竞争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而美国能宽容类似波士顿动力这样的看似市场无前景的研究,还可能正是美国科研与技术开发的可怕之处。


3、从人类好奇与兴趣角度


从人类的好奇与兴趣角度,我不排斥人工智能行为主义研究方向,支持波士顿动力这样机器人的研发,喜欢看这样的黑科技,看机器人跳舞、蹦跳、爬山......


老王还认为,波士顿机器人这样的产品有可能今后在军事领域、在需特殊危险的场合有可能会有很大用途,这些特殊领域的特殊应用是不能按市场价值考虑的。


另外,科学研究不能搞实用主义,作为纯粹研究,也不一定非得看市场脸色,很多无用的研究也可以很好玩?我们谁都不知道一些看似无用的研究,在未来突破后会有什么用?


就像当初法拉第表演他的圆盘发电机时,一位贵妇人问道:“法拉第先生,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呢?”法拉第答道:“夫人,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作用呢?”


波士顿机器人这样的研究,如果生存无忧的话,有一批人能保持好奇心,纯粹研究,好玩即可!中国也应该养一批有趣,纯粹,好玩的科学家,成功研究项目不能都是靠钱衡量!


我们都知道靠互联网赚我们大钱的各位大咖,如: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刘强东等等。但知道互联网发明人的就不多了,因为互联网发明人免费把发明专利分享给了全人类人类,没有从我们身上赚钱!!.........


研究的兴趣决不能被市场左右,成功的价值也绝不能仅仅靠钱衡量!!!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超级文明下,未来智能经济生存的九大爆裂法则
阅读下文 >> 【ABB】激发绿色发展动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自动转载信息、企业用户或网友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我们将第一时间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对于资讯内容及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qqweld.com/news/show-841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全球焊接网 或原稿来源。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旗下平台:货源网

  • 旗下平台:玩具网

2018-2023 QQWE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焊接网版权所有 丨 冀ICP备2024057666号
访问和使用全球焊接网,即表明您已完全接受和服从我们的用户协议。